自部署開展“我為十八大消防安全保衛做貢獻”消防志愿服務活動后,紹興支隊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抓好落實,加強組織領導,制定科學方案,發動廣大消防志愿者開展以宣傳普及消防知識、查改身邊火災隱患、消防安全救助為主要內容的消防志愿服務活動,在全社會營造了的濃厚的消防安全氛圍。據統計,截止十八大保衛戰結束,全市已成立消防志愿者指導委員會9個,消防志愿者98098名,開展消防志愿者培訓活動326場次,培訓23600余人,組織開展了“村官講消防”、“小紅帽平安行”、“查改身邊火災隱患”等消防志愿服務活動11572次,參加消防志愿者活動10萬余人次,涌現了浙江省十佳消防志愿者呂迪新、浙江省十佳消防宣傳輔導員阮炳炎、上虞市金魚灣社區女子消防隊等消防志愿服務先進集體和個人,為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是領導重視,嚴密部署。根據省公安廳、團省委的通知要求,紹興市公安局、團市委、教育局聯合部署開展了以“我為十八大消防安全保衛做貢獻”為主題的消防志愿服務活動,成立了領導小組,全面加強消防志愿服務活動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推進檢查和考核驗收等工作,為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各縣(市、區)紛紛出臺文件,成立由公安、團委、教育局牽頭的工作小組,統籌協調各地消防志愿服務活動。各地將活動作為服務社會、維護和保障公共消防安全,深化“十八大”安保戰役,貫徹落實《消防安全常識二十條》宣傳,提高社會單位“四個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
二是壯大隊伍,強化宣傳。7月13日,紹興市委宣傳部、共青團紹興市委、紹興市教育局、紹興支隊和越城大隊聯合舉辦“我為十八大消防安全保衛做貢獻”消防志愿服務活動啟動儀式,組建了全市首支“我為十八大消防安全保衛做貢獻”消防志愿服務隊,共青團紹興市委趙浪平副書記為消防志愿者服務隊授旗。7月23日上午,上虞市高豐社區舉行義務消防隊授旗儀式暨消防演練,由20名社區居民、物業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巡防隊員、社區義務消防隊以及10余名社區消防志愿者組成社區“防火先鋒隊”。活動期間,越城區廣寧橋社區消防志愿服務隊、上虞市金魚灣社區女子消防隊不定期走上街頭普及消防常識,上虞市“救火阿三”阮炳炎進村入戶宣傳消防知識,諸暨市“千里單騎宣消防老人”呂迪新經常深入鄉鎮、社區、學校、企業等上課并發放宣傳資料。
三是創新形式,注重實效。各地積極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載體,注重查改火災隱患實效,有效凈化了社會消防安全環境。9月20日上午,諸暨市2名消防志愿者深入暨陽街道南山村社區指導居民開展滅火演練;袍江大隊積極與轄區街道辦事處聯系,掌握各個社區和農村的老、弱、病、殘、孤寡等人員的家庭情況,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農村對弱勢群體開展消防志愿服務,查找并消除弱勢群體家庭中存在的火災隱患,向弱勢群體重點宣講防火常識、火災報警、逃生自救方法等消防知識,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紹興縣、新昌、袍江等地組織消防志愿者走進紅門學習消防知識和滅火逃生能力;嵊州組織媒體記者開展“清剿火患”消防志愿千里行活動,多角度講解老百姓身邊的火災隱患,引導社會群眾自覺加入查改身邊火災隱患行列。此外,支隊發動全市消防志愿者利用監督檢查、上門服務、消防宣傳等時機宣傳參與“全民消防安全知識網絡大賽”,切實提升全民意識。
四是探討交流,縱深推進。8月16日,支隊組織團市委、防火處宣傳科、各鄉鎮街道團委書記以及各志愿者服務隊負責人召開2012年度第一次消防志愿者聯席工作會議,研究、協調志愿者消防宣傳活動,推廣經驗。11月14日,越城大隊組織召開2012年度第二次消防志愿者聯席工作會議,研究、協調冬季防火宣傳暨“119消防宣傳”各類活動,推廣廣寧橋社區、文瀾中學等消防宣傳“六進”示范點經驗,扎實推進消防志愿者隊伍建設和宣傳教育工作。
五是查找火患,凈化環境。支隊圍繞“查改身邊火災隱患”的主題,組織具有一定消防知識和技能的志愿者深入農村、社區及人員密集場所等地,重點對社會單位、學校、居民樓、出租屋、小場所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暢通,消防設施是否完整好用,有無違章用火用電等隱患進行查改。發動消防志愿者組成火災隱患“拍客團”、消防志愿者“找茬團”,結合各地開通的“96119”火災隱患舉報熱線,開展“隨手拍火患”火災隱患曝光和舉報活動。志愿者們利用手中的相機、手機記錄身邊火災隱患,通過微博、電子郵件等渠道第一時間曝光和舉報火災隱患,發現火災隱患條6482條,舉報或在隱患公安機關處理172條,推動單位、群眾自覺整改習慣性消防違法行為。
下一步,紹興支隊將針對前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和完善,加大對具有紹興本地特色和亮點的消防志愿服務活動長效機制的探索和建立,通過完善評價和激勵機制,重點開展典型引路,加大培養特色團隊,逐步創新具有紹興特色的消防志愿服務活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