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由臺州三門縣政府牽頭,三門大隊聯合當地城建、執法、供電、水利等部門開展執法行動,著重對位于大湖塘新區朝暉路的一處在建工地內的違章建筑依法進行了強制拆除,拆違面積1000余平方米。
近來,三門大隊執法監督人員在開展消防安檢時,發現該建筑工地在裝修施工時擅自加建了一層建筑,本來六層的高樓卻變成了七層,對此,建筑工地相關負責人不能出具相關審批文件,可見加蓋的一層樓是在未經審批的情況下擅自搭建的。
該在建工地的擅自加蓋行為增多了使用面積,讓原來建筑“長高或長胖”,已嚴重破壞了建筑原有結構,存在嚴重的消防安全隱患。鑒于此,三門大隊聯合當地城建、執法、供電、水利等部門,于11月17日下午對該建筑工地進行違建行為核查后,立即責令其停止施工,并下達了整改通知書,并限期自行拆除,但相關負責人心存僥幸,不聽勸阻繼續施工。隨后,三門大隊隨即向三門縣委、縣政府作了匯報,縣政府對此事高度重視,做出批示,要求徹底整治。11月19日下午,為盡早消除該轄區消防安全隱患問題,三門大隊又聯合多部門組織發動50多名執法監督人員對其依法進行強制拆除。
據了解,此建筑是由當地村民合資自建的,近年來,部分村民村(居)民、企業,小作坊無視國家的法律,未批先建,亂搭亂建,甚至擅自擴建、加層,未驗先用等等現象比比皆是,有的規劃部門審批的是綠地,通道,最終卻被各式各樣的違章建筑占用。這些違章建筑屬于企業、居民等私自搭建,沒有正規設計單位的設計,沒有相應施工資質施工單位的施工,建筑內部施工不規范,建筑耐火等級低,房屋間防火間距不足,存在重大的消防安全隱患,一旦發生火災,消防救援力量難以施展,極易造成火災事故。
三門大隊柯參謀說,此類違章建筑主要存在以下隱患:一是消防安全隱患,樓頂天臺在許多樓房中是消防通道的一部分,如果逃生通道被堵,一旦發生意外,后果不堪設想;二是建筑安全隱患,樓頂加層違規搭建,會破壞樓房結構、引發樓板或墻體裂縫,甚至有倒塌的可能,危及住戶及行人安全;三是影響樓體整體壽命,產生房屋漏水、電線短路并引發火災等危害。違章建設行為不僅破壞了公用設施的公共屬性,損害了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還會造成巨大的安全隱患。
此次拆違聯合行動,已將該在建工地內的違章建筑物全部拆除,及時遏制了違章搭建的蔓延,使一大批潛在的火災隱患與威脅被消除于萌芽狀態,有效地遏制了當前社會上亂搭亂建不良風氣的蔓延,凈化了社會消防安全環境。下一步,三門大隊將進一步加大對轄區內占用消防車道、消防通道、防火間距、擴大防火分區、影響滅火救援的違法建筑的排查整治力度,對于存在影響消防安全的違章建筑,采取強硬手段,加大力度進行拆除,全力為轄區群眾創造一個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同時,對拒不自行拆除和存在嚴重影響消防安全違章建筑的企業,采取媒體曝光的方式,倡導企業自查自拆,第一時間消除火災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