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消防安全保衛戰打響以來,衡陽支隊研究創新工作方法,積極破解農村消防管理難題,將全市500余名大學生村官培養成農村消防工作“明白人”和“宣傳員”,大學生村官卯足干勁,在農村廣泛開展火患清查、火災預防和消防宣傳等活動,有效彌補了農村消防工作薄弱的“短板”,推進了十八大消防安保向縱深開展。
開展培訓,做好村寨消防工作“帶頭人”。支隊借助開展“平安在鄉鎮”培訓月活動的良好契機,從全市鄉鎮政府、村委會中選用500余名村官兼職擔任消防安全協管員,通過集中培訓、簽訂責任書、督導幫扶等舉措,積極創建“村官帶頭、群眾參與,隱患自查、火患自除”的消防管理模式,由村官定期組織開展十八大消防安全保衛期間農村火災研判、“網格化”排查、安全巡防、消防演練和消防宣傳活動,幫助村民全面掌握基本消防常識和滅火自救方法,有效提升了群眾參與消防安全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解決了消防警力不足的問題,實現了消防監督管理向鎮、村、戶延伸。
強力整治,建立村寨防火“指揮部”。支隊結合思想文化素質高、遍布農村基層一線實際,開展大學生村官消防管理活動,傾力打造基層消防工作生力軍。以農村警務室建設為依托,建立“1+1+5”消防安全排查模式,劃分排查網格,每個網格落實1名消防民警、1名大學生村官和5名消防志愿者,實行網格包干,制定排查計劃,有序推進排查工作,重點對村寨、駐鄉村企業、單位以及城中村、出租屋和“三合一”建筑場所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以農村消防警務室、義務消防隊為陣地,深入農村,聯合村委會開展防火巡查,組織對農戶電氣線路、爐灶進行檢查,規范用火用電行為,減少致災因素。十八大消防安全保衛戰開展以來,全市大學生村官隊伍共組成“火患清剿隊”115個,無縫隙劃分村網格4000多個,檢查單位2萬余家(次),督促整改隱患1萬余處,實現了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多方位、全覆蓋、無盲區。
配齊裝備,打造應急救援“武工隊”。進一步整合農村應急救援力量,探索以派出所為依托、以協警、村官為主力的村寨救援聯防機制,優先選取退伍老兵、優秀青年和企業保安作為應急救援的中堅力量;推動各級政府設立“消防保障基金”,在農村和社區創建“五個一”工程,即建立1支義務消防隊、聯系1名大學生村官、設立1個消防器材室、配備1臺消防摩托車和1臺手臺機動泵,全面整合村和村屬單位的滅火救援實力,提升了鄉村應急處突效能。目前,全市共建立志愿消防隊80余個,消防摩托車50余輛,多種形式消防隊伍人員2000余人,逐步形成覆蓋全市的農村火災撲救網絡。
接地宣傳,打響進村入戶“宣傳戰”。組織大學生村官在村組、社區組建“義務消防宣傳隊”,開展消防入戶宣傳活動,通過召開村民大會、公布村民公約、張貼消防宣傳畫、粉刷宣傳標語、發放消防宣傳材料等活動,指導村民科學、安全用火、用電、用氣、用油,為廣大農村營造了良好的消防宣傳氛圍。在452個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增加消防宣傳內容,積極開展消防法律、法規以及消防知識宣傳。組織開展消防宣傳“入戶工程”,突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傷殘人員等弱勢群體的宣傳,切實提高其消防意識。目前,全市已成立“義務消防宣傳隊”200余支,發放消防宣傳單80余萬份,培訓教育群眾200余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