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22時左右,開福區東風路冷庫因制冷設備陳舊,管道破裂,大量氨氣泄露,嚴重威脅工廠及周邊人們群眾生命安全。市消防支隊指揮中心先后調集伍家嶺消防中隊、特勤二中隊、絲茅沖消防中隊到現場,歷時43小時左右,成功將危險消除。
氨氣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常被用作制冷劑以及制作銨鹽與化肥。常溫下為氣體,具有無色有刺激性惡臭有毒氣味,易溶于水,溶于水之后形成的氨水對接觸到的皮膚組織具有強烈的腐蝕和刺激作用。氨氣被吸入人體后,會破壞人體運氧功能,若吸入的氨氣過多,導致血液中的氨氣濃度過高,可能引起心臟停止跳動和呼吸停止。
伍家嶺消防中隊第一時間首先到場,只見現場氨氣濃度極高,呼吸困難,無論從心里上還是行動上,對參戰官兵都是一場大的挑戰。惡劣的環境增加了消防官兵處置危險源的斗志,經詢問及查找,確認泄漏點在3樓一封閉房間,因濃度比較大,氨氣迅速向周邊擴散。為消除危險源,消防官兵先后4次組織力量深入氨氣泄漏區,關閉了管道總閥門,并向泄露房間內設置了一個移動水泡,一個水力排煙機用于稀釋溶解氨氣。經與冷庫技術人員商量,確定了使用反抽回收氨氣的辦法,緩慢排除管道氨氣。截止到凌晨4時左右,水利排煙機設置完畢并不間斷送水、現場回抽裝置正常工作、警戒到位、周圍環境中逃逸出來的大量氨氣,因空氣流動較慢濃度比較高的,亦被消防官兵用噴霧水槍稀釋溶解。現場技術人員估計,至少2至3天時間才能將泄漏氨氣稀釋,至少15天左右才能全部回收管道氨氣。
事故發生后,消防、安監、環保、街道等部門,相繼到達現場,對環境的氨氣濃度進行了實時監測,制定了緊急疏散預案。截止9月8日下午17時,經環保、安監部門檢測,現場氨氣濃度已經被稀釋到安全范圍,危險源被成功解除了,至此消防官兵已經連續奮戰達43小時。
目前,事故正在進一步調查及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