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學第一課給他們上點什么內容,一直是眾多學校頭疼的問題。“德育、勞動、文化、安全……”幾個課題讓老師們難以抉擇。
不過,“新生入學第一課學什么”這樣的問題在桐廬縣實驗初級中學并不是什么難題。因為學校每年的新生入學的第一課是一門必修課,那就是讓學生們上消防安全教育課,學習消防知識,掌握消防技能。授課老師則是桐廬消防大隊的官兵們。近日,桐廬縣實驗初中的388位初一新生,就是在桐廬大隊的“消防教官”指引下,上完了他們邁入中學校園后的第一課。
站隊列,消防叔叔變成“嚴教官”。“立正,向右看齊,向前看……”只見原本還和藹可親消防叔叔來個大換臉,變成了表情嚴肅的“嚴教官”。立正、稍息、跨立、齊步走,教官們對這些初入中學的小孩子嚴格要求,并親自為同學們員做示范,仔細講解每個動作的動作要領,從細節入手,在嚴謹的訓練氣氛中進行。軍姿、單個軍人徒手隊列動作等科目使同學們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興趣,認真努力地做好每個動作,細心體會、揣摩。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新合同制隊員個個情緒飽滿,精神抖擻,認真的訓練。通過訓練,同學們從一開始的動作不夠規范,步伐不齊到初步能夠有團隊配合意識。
炎炎烈日下,教官們不厭其煩地指揮著訓練。近400名新生也是不辜負教官們的辛勤付出,認真執行著每一個軍訓科目。即使被烈日烤得汗流浹背,仍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官下達的每一個口令。
“雖然天氣炎熱。軍訓也很苦,但是我都能堅持下來,不能被這點困難就打倒。”對于很多初一新生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孩子們都能咬牙堅持,對自己充滿信心。
“學常識,消防安全裝入腦”。作為入學第一課的“開胃菜”,學生們享受了一堂寓教娛樂的消防知識課。大隊官兵針對初一新生這一年齡段的特點,采取互動游戲式的教學方法,從燃燒的三要素入手,逐步揭示了火災的起因、火災的危險特征和小學生如何防火、如何正確使用火源,以及火災發生時如何逃生自救進行了講解。講課期間,孩子們對一些日常防火知識和火災案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舉手提問。消防官兵在解答問題的同時,引導孩子們關注常見的防火知識和日常用火、用電常識。
隨后,消防戰士一邊演示如何用手提式干粉滅火器滅火,一邊向學生們講解步驟,“首先撕去滅火器頭上鉛封,拔去保險銷,一只手握住膠管,將噴嘴對準火焰的根部;另一只手按下壓把或提起拉環,干粉即可噴出滅火。噴粉要由近而遠,向前平推,左右橫掃,不使火焰竄回。”演示完畢后,學生和教職工都紛紛加入了滅火隊伍中,“我來,我來……”“你這樣的姿勢不對,不能離火盆太近!”
“練逃生,危險到來不慌張”。下午4點10分,同學們在結束下午第一階段的訓練之后正在寢室內休息。3號宿舍樓里的警報響起,初一新生宿舍樓道內和樓梯口煙霧彌漫。學生在老師的指揮下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通過安全出口,有秩序地逃出“火場”,3分鐘后,兩幢宿舍樓內的388名學生成功疏散到樓下,整個疏散過程井然。
“我是實驗初中校的學生,我們宿舍3樓發生電起火,請求救援。”310寢室寢室長發現“火情”后立即撥打119報警電話。同時,老師們立即組織學生安全撤離,消防官兵隨后到場處理險情。
對于同學們在緊急疏散時所體現的緊張有序,撤離迅速的表情,教官們給予了高度贊揚,希望同學們在以后遇到險情時也能這樣應對。并在現場再次結合火災案例為師生們講授了“怎樣防止火災的發生”、“發生火災怎么辦”、“如何報警”、“報警的方式方法”、“如何在火場進行逃生自救”等與學生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消防知識。
“進紅門,零距離感受消防風采”。為了拉近學生和消防之間的距離,本次新生入學第一課的課堂從學校搬進了消防大隊營區內,同學們第一次踏進警營對什么都好奇。消防車、戰士們的宿舍、消防訓練表演、消防教育館動等都奪人眼眶。走在中隊的榮譽館里,面對著一面面鮮紅的錦旗、一座座金燦燦的獎杯,同學們對消防叔叔的敬意油然而生。
在訓練場上,消防戰士不僅利用近期各地發生的實際火災案例向他們深入淺出地講解如何進行防火以及簡單的自救措施。還向老同志們干部展示了各式各樣的消防車和用于搶險救援的消防防護裝備,認真講解了這些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經過一番理論講解后,戰士們還親自示范表演6米拉梯、水帶連接等幾個日??颇?,精彩的表演贏得了熱烈掌聲。不少同學是躍躍欲試,在戰士們的指導下穿上戰斗服,攀登6米拉梯,當了一回“消防兵”。消防戰士則和400多名師生一起和唱《公安消防部隊組歌》,把消防部隊風韻傳遞給祖國的花朵們。
新學期“消防第一課”桐廬大隊將把消防安全知識教學帶進全縣各個學校,幫助指導各學校針對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特點,同時制定有針對性的消防安全知識教學計劃,采取因人而宜、分類施教、消防實踐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實現“人人受到宣傳教育、人人增強防范意識、人人掌握基本常識、人人會逃生自救互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