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平江縣遭受罕見的強對流天氣襲擊,特大暴雨襲擊了整個縣城。多地爆發山洪、泥石流災害,造成道路被毀、群眾被困,縣城區、梅仙鎮、大洲鄉、甕江鎮、余坪鄉、三陽鄉等多個鄉鎮,10余個村莊告急,平江縣消防大隊接到報警后,迅速全警出動。
災情就是命令,大隊快速反應,迅速啟動《抗洪搶險救援預案》,從12日9時57分起,大隊官兵全力以赴、奮不顧身、長時間超負荷的投入到抗洪搶險戰斗一線。利用皮劃艇、拋投器、安全繩等抗洪搶險救援工具成功營救遇險或被困群眾20余人,安全轉移疏散被困群眾近200人,在抗洪搶險中,消防官兵為保衛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發揮了具大作用。
警鈴不斷,全力營救保平安。
“救命啊,我們被大水圍住了……”9點57分,大洲鄉大江村一條挖沙船被卡在河中央,有5名人員被困。接到報警后,副大隊長黃洪亮立即帶領一臺搶險救援車7名官兵冒雨前往事地點,由于雨下得太大,根本看不清那是水哪是路,消防官兵只能小心翼翼的駕駛著消防車趕往現場。行駛了近40分鐘后,只見寬闊的馬路已成一片汪洋,消防車無法通過。官兵們只能借助皮劃艇,駛過被洪水淹沒的路段,艱難的向前劃行。到達現場后,只見挖沙船在湍急的河流中搖搖晃晃,隨時都有傾翻的危險。時間就是生命,大隊指揮員果斷下達命令,先用拋投器,選定好固定點,同時安全繩作為牽引繩,所有人員依靠安全繩做好保護,傳遞接送被困人員撤離,經過40分鐘的緊張救援,5名被困群眾被成功轉移到河岸。
12時10分,縣甕江鎮昌平村,一名群眾被湍急河水沖入汨羅江。接到報警后,大隊迅速出動6名官兵火速趕赴現場。由于水流比較急。到達現場后,指揮員立即決定,在下游設立一條橫跨汨羅江的安全繩,兩頭進行安全固定。經過近半個小時的全力營救,落水者通過安全繩,緩緩到達安全地帶。
15時10分,大隊值班室接到報警,城關鎮駟馬橋采石場附近被洪水襲擊,20多名群眾正焦急等待救援,大隊又迅速出動10名官兵火速趕赴現場,由于通往現場道路狹窄,加之暴雨沖刷,半山腰道路已被山洪淹沒,導致救援十分艱難,消防官兵堅持“不放棄、不拋棄”的原則,頂著暴雨,依靠皮劃艇艱難涉水前行。救人過程中,根據現場實際路況,為了保證艇的平穩,以及被救人員的安全,官兵跳入水中,用手托著皮艇防止左右搖晃,并一步步往前引導,由于皮劃艇載人有限,消防官兵只能多次來回運送被困群眾。就這樣,一次、兩次、三次……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艱難救援,終于將20余名被困群眾成功送至安全地帶。
心系群眾,全力搜尋落水者。
5月13日9點03分,接到公安局指揮中心命令,位于平江縣余坪鄉和梅仙橋鎮交界處的昌江河上,名為范固橋發生坍塌,有數名行人落水。接到報警后,大隊迅速出動7名消防官兵赴現場。現場讓人震撼,一條長約120米、寬約5米的大橋垮塌成碎片掉入湍急的河流中,只見兩個殘存的橋墩露出水面,河面濁浪翻滾,上游不時漂過樹枝、家具等物品。經現場勘察及相關情況了解,大隊指揮員決定兵分兩路進行搜救,一路沿河在下游搜尋落水失蹤人員,另一路利用皮劃艇在河面上反復進行搜尋。同時建議現場指揮部調集挖掘機對殘存的橋墩附近進行清理。參與救援的消防官兵經過10個多小時連續奮戰和數公里的搜尋,沒有休息、沒有退縮,沒有叫累,時刻心系群眾,始終保持著打持久戰的優良作風。雖然目前搜尋無果,但官兵將以“不拋棄、不放棄”為原則,堅持在現場搜救幸存者或尋找遇難者遺體。
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消防官兵的身影。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大隊全體官兵英勇頑強,始終戰斗在汛情最危險的地方,出現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滾滾無情的洪水面前,樹起了一道道巍巍橄欖長堤,譜寫著一曲曲感人的大愛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