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9日13時48分,遼寧朝陽消防支隊建平消防大隊接到報警:富山街道河東村一個體小礦井私自開采,違章作業,導致4名工人因缺氧被困井下,情況十分危急。大隊當日值班領導教導員付玉軍馬上指示中隊指導員穆智勇先帶領5名戰士火速趕往現場,付玉軍教導員帶上保障物資隨后增援。
在趕赴現場的途中,中隊指揮員與報警人取得聯系,并得知: 4名工人是上午11點鐘左右下井作業的,被困在井下已經近3個小時,因缺氧全部進入昏迷狀態。得知這個情況后,指揮員穆智勇立即向大隊長席洪文和教導員付玉軍匯報。席洪文大隊長立即要求中隊救援人員要想盡一切辦法,以最快的速度救出被困人員,并注意自身安全。
到達現場后,發現事故現場為一個20多米深的豎井,井下情況不明,一片漆黑,從井口可以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經詢問知情人得知此小礦井系個人私自開采,設備簡陋,基本沒有通風排煙設施,因此風鎬和發電機工作所產生的煙氣無法排除,大量有毒氣體沉積,導致4名工人因缺氧而出現昏迷。中隊指揮員穆智勇馬上命令,先放入井底兩個空氣呼吸器鋼瓶,增大井底空氣量,對有毒氣體進行稀釋,為營救被困人員爭取寶貴時間,同時制定方案準備實施救援。因井口狹小,最后決定,先派一名救援人員下井救援,其他人員做好保護,隨時待命。
中隊長助理尹基祥主動請纓,下井進行營救。尹基祥做好個人防護,攜帶好救生繩索和安全腰帶,利用半身吊帶下到井底,借助手電和井上利用鏡子反射下來的陽光,很快在井口處發現兩名被困工人,在一個小彎道又發現另兩名工人。尹基祥用安全腰帶和繩索固定好其中一名工人,然后和井上施救人員取得聯系,大家齊心協力很快把第一名被困工人營救出井。尹基祥又把彎道處的兩名工人都搬到井口,準備一并救出,但此時空氣呼吸器已是連連報警,尹基祥在征得現場指揮員的同意后,升到井上進行調整。此時大隊教導員付玉軍帶領一名干部、三名戰士攜帶移動供氣源到場增援。一看有了裝備,剛剛上來,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的尹基祥還要下井去救人,但被付玉軍教導員攔住了,大家讓他休息一會,尹基祥說:“沒事,我能行,救人要緊”。這時三級士官于仁利站了出來說:“你休息一下,我以前是戰斗員,我來,你放心,我一定將其余的人全救出來”。付玉軍教導員在親自為其帶好防護裝具后,叮囑其一定要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把被困人員救出。
此時,副縣長、縣公安局長陳斗祥也趕到了現場,大家都在關注著井下被困人員的生命安全。于仁利下到井底后迅速用攜帶的安全腰帶和繩索把三名被困工人依次固定好,然后與井上救援人員聯系,迅速升井。大家齊心協力,經過近90分鐘緊張驚險的戰斗,終于把四名被困人員成功救出,交給在現場等候的120急救人員。整個救援過程中,大隊教導員付玉軍始終在現場指揮、協調,當120救護車不夠用時,又當機立斷,派大隊監督檢查車把傷者送往醫院。消防官兵行為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一致贊譽。
此次救援行動建平大隊出動迅速,指揮有力,處置得當,是打造消防鐵軍的一次實戰檢驗,消防官兵不畏艱險,再次用實際行動履行了“忠誠可靠、服務人民、竭誠奉獻”的莊嚴承諾,樹立了消防部隊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