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記者:“當消防員真是不容易”[圖]
119消防日,大連半島晨報記者與大連公安消防局聯合開展的“互換角色、體驗生活”活動進入第二環節。9日9時,四名記者走進市內4區的基層消防中隊,體驗了一天消防員的生活。
當警報響起37秒 出警好快
“我們一旦接到警情,值班室馬上就會拉響警報,從警報響起,到消防車出庫,不能超過45秒鐘。”在嶺前消防中隊,副中隊長許國峰向記者翟丙軍介紹,“即使在夜間,我們的出警速度也不能超過一分鐘。為了達到這個要求,我們平常訓練時,專門有一項是訓練快速穿衣。”
11點半,翟丙軍隨消防官兵一起進食堂吃飯。但剛吃沒幾口,一陣刺耳的警鈴聲響起。還沒等記者反應過來怎么回事,便看到消防官兵們推開飯碗,火速沖出了食堂。
只用了短短37秒鐘,消防員便全部準備完畢。警笛鳴響,消防車迅速駛出車庫。在路上,負責導航的戰士小劉說:“著火地點位于石葵隧道附近,火災由山火引起,一些臨時建筑被燒。”消防車很快駛到著火的山腳下。車子還未停穩,消防員們便迅速沖了下去,他們拿著對講機、扛著水龍帶,飛快地跑步上山。
速度,在撲救現場,記者感受最強烈的就是速度。消防員們一直是在跑步前進。58分鐘后,嶺前消防中隊官兵與前來增援的森林消防員一起,將這起大火撲滅。
“速度是練出來的,我們每周一到周五都會進行滅火演練,一方面讓消防員熟悉消防裝備,另一方面就是練速度。”許國峰說。
10分鐘 戀愛好短
“當個軍人不容易,當個軍人家屬更不容易。”在星海消防中隊“當兵”的記者王博文頗有感觸地說。在該消防中隊里,王博文遇到了這樣一件事:該中隊周指導員的女友從天津來部隊看他,坐早上9點的飛機趕到大連,然后當晚還要趕回天津。她本想跟久未見面的男友團聚一天,然而她剛進部隊不到10分鐘,周指導員便接到任務,帶隊出警了。
“直到下午我準備離開中隊時,周指導員還沒有回來呢。”王博文說,“周指導員的女友大老遠來一趟,卻只能見10分鐘的面。”
“從今年4月份到現在,我們中隊沒有休過一個禮拜天。”嶺前消防中隊的駕駛員小劉說,“并且,我們中隊全體官兵都沒有休過探親假。沒辦法,今年警情特別多,我們一共只有32個人,卻要負責市內13平方公里的消防任務,任務很重。”
30公斤 行頭好重
“我跟消防員們比了一把出警速度,結果我老丟人了。”到沙河口消防中隊“當兵”的記者陸瑤說,“我們模擬了一次火災,接到警報后,大家馬上穿消防服、下樓、上車,出警。結果人家消防員只用了25秒便完成,可我25秒內卻連一條褲腿還沒穿上。后來有個戰士過來幫我穿消防服,在他的幫助下,我用了一分半鐘才穿好衣服。但是一跑上消防車,隊長馬上便把我從車上喊下來,教訓了我一通。因為,我光顧穿消防服了,卻忘記了穿消防鞋。隊長說,不穿消防鞋進火災現場非常危險,消防員任何一個小細節都不能疏忽大意,因為一到了火場,處處都是危機,處處都關系到大家的生命安全。”
“我也跟消防員們比了一把業務,我們比的是爬墻。”到三八消防中隊“當兵”的記者黃亮說,“我也曾當過兵,對軍營生活感覺很親切。但是由于我沒當過消防兵,以前還真不知道消防兵穿的衣服竟然這么重,頭盔、鞋子等加到一塊,足足有30多公斤。我穿上這身行頭之后,感覺特別笨拙,走平路都困難。可人家消防員卻一點感覺都沒有,照樣攀墻爬高,真是太讓人佩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