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切實做好當前消防安全工作,確保教育系統“清剿火患”戰役深入開展,全面凈化全縣教育部門的消防安全環境,重慶市綦江縣8個學區采取“抓、治、通、建”手段,環環相扣,狠抓落實,保持學區內的消防安全工作警鐘長鳴。
抓,就是緊緊圍繞當前消防安全工作重點,結合學校消防安全工作計劃,扎實開展各項工作,抓住關鍵,緊扣重點,確保學區消防安全工作扎實推進。根據全縣消防安全工作重點,大力清剿各類火患,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工作原則,在深入開展消防安全“五大”活動的基礎上,深入學區,采取有利措施,強力排查整治火災隱患,為保障全縣教育發展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各學區及時召開安全工作專題會議,對“清剿火患”戰役進行安排部署。學區主任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負總責,層層細化任務,建立起健全消防管理制度,認真落實消防安全分工責任制。各學區根據各自工作實際組織制訂工作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及時推進“清剿火患”戰役各項工作。
治,就是發現整治各類火患,落實各項措施,確保工作到位,扼制隱患苗頭并堅決鏟除各類隱患。各學區以獨立的校點為基本單元,全面摸排清剿范圍和整治重點中的建筑、單位或場所,建立健全火災隱患檔案,切實做到火患底數清、情況明,同時對發現的各類火災隱患,逐一明確責任人員,采取有效措施和落實經費實施整改,堅決做到鐵腕整治消除隱患。在查找火患的同時,還進一步完善學區內的滅火器、應急疏散燈和消防逃生的標志標識,對消防設備設施定期進行檢修和維護,確保完好率在100%以上,安排資金對學校用電線路老化、用電器負荷過大等消防隱患進行及時解決,堅決消除學區消防安全隱患。
通,就是學區與學校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通力配合,形成合力,做到安全信息互通,成功經驗共享。學區和學校相互配合,形成齊抓共管良好局面,共建教育部門的消防安全堡壘。學區和學校分別將消防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到專人,確保職責明確,分工到位。并定期開展消防安全工作經驗交流會,就工作開展中好的經驗做法進行共享,相互借鑒,確保教育部門的消防安全工作走在前列,同時對學區和學校做的不足之處,進行總結探討,找到解決問題的最高效的方式方法。
建,就是建立起長效機制,安全保障切實到位,工作凸顯實效取得成績。綦江縣各學區按照消防工作開展的要求,對學校安全工作負責人和教師職工定期開展“四個能力”建設培訓和師生安全疏散演練,結合重大節日,舉辦相關的消防宣傳,成立消防志愿者走街串巷宣傳消防,在固牢自身的消防知識基礎上,大力宣傳消防,宣講《綱要》內容,學區的消防工作取得了明顯實效。學區已建立起長效消防工作機制,組織編寫實用的《消防安全教育讀本》,鼓勵學生和家長共同學習,幫助學生與家長查找身邊火患,有效地普及了消防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