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口急劇向城市集聚,城市土地資源日趨緊缺,高層建筑急劇增多,具有主體建筑高、層數多,功能復雜、人員密集,可燃物多、火災荷載大等特點,一旦發生火災,蔓延快,火災撲救和人員疏散難度大,極易造成群死群傷事故和重大經濟損失。
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與火情偵察如何結合
一是利用高層建筑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進行火情偵察。火場指揮員到達發生火災的高層建筑后,除派出偵察人員進行偵察外,要立即進入建筑中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中心),通過向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員了解什么部位的火災探測器首先報警,其他火災探測器報警的順序等情況,能夠基本確定最先發生火災的部位和火災蔓延的方向等情況;接受火災報警,發出火災信號和安全疏散指令情況;自動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通風空調系統動作情況;非消防用電是否切斷及消防電源的使用和消防電梯運行情況;燃氣管道閥門是否關閉;消防控制中心對建筑物內消防設施聯動控制情況;通過各種情況顯示,根據救人、滅火的需要,指導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員發出有關指令。二是利用高層建筑物內的攝像監控設備進行火情偵察。現在有許多的高層建筑物內都安裝有攝像監控設備,通過監控設備我們能夠更快的發現火災的部位,火災蔓延的方向和是否有人員被困。
二、如何運用消防設施進行疏散和搶救
一是利用廣播系統。通過廣播系統穩定人員情緒逐層下達疏散命令。火場指揮員應通過消防廣播系統在疏散火災層、火災上一層和火災下一層人員的同時,向其他樓層的人員通報情況,穩定人們的情緒,引導他們選擇正確的方向和路線進行疏散,防止整個大樓的人員同時疏散,造成安全疏散通道堵塞。二是利用疏散樓梯。根據《高層建筑技術規范》,高層建筑內設置了封閉樓梯間或防煙樓梯間(封閉樓梯間,是在樓梯間與各層相通的部位有乙級防火門,適用于32m以下建筑和十八層以下單元式住宅;防煙樓梯間,是在各層走道與樓梯之間有一個人員疏散緩沖間,即前室。消防電梯與防煙樓梯間共用的前室,稱為合用前室。前室與走道、樓梯相連的部位均有防火門。高度32m以上的建筑和十八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均設有防煙樓梯間)在火災中正確使用樓梯的行為包括兩個方面:1、人員撤離時打開防火門要隨即使其關閉,避免煙氣迅速竄入樓梯間,防礙后續人員疏散和救援行動展開;2、消防員使用樓梯實施救援時要確保樓梯不受煙火竄入阻礙安全疏散和撤離。三是啟動正壓送風系統和排煙系統。通過消防控制中心關閉中央空調系統,啟動送風系統和排煙系統。在使用前特別要注意在火災層上部各層中樓梯間上的防火門是否處于關閉狀態,對敞開的防火門應及時關閉,以保證正壓送風系統和排煙系統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使人員安全疏散。四是利用避難層和直升飛機停機坪。根據《高規》,有些高層建筑物還設有避難層和直升飛機停機坪,我們在進行引導疏散時可以利用這些設施進行人員疏散。
三、高層建筑水系統與火場供水如何結合
一是使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滅火。高層建筑均設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當指揮員到達火場后,應了解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工作情況,如到場后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已經動作,則該火災層的水流指示器已經報警,依據此點可以確定火災層,可派戰斗員佩戴空呼器乘消防電梯迅速登高,偵察火災情況,決定是否采用消火栓系統滅火。二是啟動固定消火栓系統供水。消防隊員到達水槍陣地后,迅速將室內消火栓處的水槍、水帶與消火栓連接,開啟消火栓滅火。一般情況下,室內消火栓的設計數量能夠滿足火災撲救的需要,當水壓不足時可以敲碎安裝在消火栓箱內的消火栓啟動按鈕,此時,水泵就可運轉,如果已經敲碎了消火栓啟動按鈕,而水壓沒有上升,則應通知消防控制室或水泵房,讓其啟動消防泵向固定消火栓給水系統加壓,以保證火災撲救的水量和水壓。三是使用水泵接合器供水。由于高層建筑的層數較高,當室內消防泵(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水泵和室內消火栓系統水泵)不能正常或水壓不夠時,采用垂直鋪設水帶或沿樓梯輔設水帶,不但供水速度慢,而且供水效果差,因此,采用水泵接合器供水,以適應撲救高層建筑火災的需要。在使用水泵結合器供水時還應注意一個問題,由于有些高層建筑物比較復雜,設計水泵結合器時就采用了分區,我們在使用時就應該了解到水泵結合器有沒有進行分區,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滅火和供水。
四、火場進攻路線為何首選消防電梯
消防員在進行滅火時應采取以“消防電梯為主、樓梯間為鋪”的進攻路線。消防電梯就是為火災發生后供消防隊員及時到達火災現場撲救火災和為消防隊員運送消防設備而設計的,因此,在選擇進攻路線時應首選消防電梯,其優點:一是可以節省消防隊員的體力,為在火災撲救中發揮更大作用;二是可以避免通過樓梯間進攻與疏散人員的“撞車”現象,因為火災時消防隊員要向上沖,而需疏散的人員要向下跑,如果通過樓梯進入火場,會貽誤滅火戰機。高層建筑火災撲救的復雜性決定了消防部隊在滅火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困難,這就需要我們在了解與合理的使用高層建筑內部防滅火設施的同時與科學的滅火,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撲滅火災,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