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市)場的火災危險性主要有哪些?
(1)商(市)場具有經營面積大、易燃、可燃物品多(如商場的建筑裝飾材料、許多商品本身都是可燃物)、人員流動性大等特點,稍有不慎發生火災,火勢蔓延迅速,會引起場面混亂,疏散困難,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都將受到嚴重威脅。
(2)商(市)場除日常照明、夏季排風系統、空調設備等用電外,廣告櫥窗內常設有霓虹燈、熒光燈及其他裝飾燈具,特別在節日期間還將增設彩燈,由于這些電氣設備品種數量繁多,線路敷設錯綜復雜,加之每日使用時間長,容易發生超載、短路及照明燈具烤燃可燃物引發火災的事故。
(3)有些商(市)場在更新改造時,在營業期間需進行明火作業等,其潛在火災危險性也較大。
(4)個別單位的領導未認真履行消防安全職責,存在著重經營輕視消防安全的僥幸心理;消防安全制度不完善,人員教育不到位,對火災隱患的整改不及時,消防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未真正建立等問題。
(5)一些商(市)場未按現行消防技術規范的要求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系統、火災應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廣播未設置防煙、排煙設施和輕便滅火器材。
商場(市場)發生火災如何逃生?
(1)利用疏散通道逃生。每個商場都按規定設有室內樓梯、室外樓梯,有的還設有自動扶梯、消防電梯等,發生火災后,尤其是在火災初期階段,這都是逃生的良好通道。在下樓梯時應抓住扶手,以免被人群撞倒。不要乘坐普通電梯逃生,因為發生火災時,停電也時有發生,無法保證電梯的正常運行。
(2)自制器材逃生。商場(集貿市場)是物資高度集中的場所,商品種類多,發生火災后,可利用逃生的物資是比較多的。如“將毛巾、口罩浸濕后捂住口、鼻,可制成防煙工具;利用繩索、布匹、床單、地毯、窗簾來開辟逃生通道;如果商場(集貿市場)還經營五金等商品,還可以利用各種機用皮帶、消防水帶、電纜線來開辟逃生通道;穿戴商場(集貿市場)經營的各種勞動保護用品,如安全帽、摩托車頭盔、工作服等,以避免燒傷和墜落物資的砸傷。
(3)利用建筑物逃生。發生火災時,如上述二種方法都無法逃生,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內外的突出部位、各種門窗以及建筑物的避雷網(線)進行逃生或轉移到安全區域再尋找機會逃生。這種逃生方法使用時,要大膽又要細心,特別是老、弱、病、殘、婦、幼等人員,切不可盲目行事,否則容易出現傷亡。
(4)尋找避難處所逃生。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應積極尋找避難處所。如到室外陽臺、樓層平頂等待救援;選擇火勢、煙霧難以蔓延的房間,關好門窗,堵塞間隙,房間如有水源,要立刻將門、窗和各種可燃物澆濕,以阻止或減緩火勢和煙霧的蔓延時間。無論白天或夜晚被困者都應大聲呼救,不斷發出各種呼救信號,以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幫助自己脫離困境。
(5)被困人員要克服盲目從眾心理,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有序疏散,切忌互相擁擠、亂跑亂竄。
(6)增強消防意識。進入商場應該先了解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樓梯間位置及是否關閉、是否上鎖,查看消防栓、緩降機等各項滅火、避難棋局的位置。
地下商場發生火災如何逃生?
(1)要有逃生意識,凡進入地下商場的人員,一定要對其設施和結構布局進行觀察,記住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
(2)地下商場一旦發生火災,要立即配合工作人員關閉空調系統,停止送風,防止火勢擴大。
(3)采用自救和互救的手段迅速逃生到地面、比蘭簡、防煙室及其他安全區。
(4)盡量采用低姿勢前進,不要做深呼吸。可能的情況下用濕衣服或毛巾捂住口和鼻子,防止煙氣進入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