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如何解決安全書上商場問題,有幾點建議。
一是要限制商場的面積和規模。目前,由于《高規》和《建規》均沒有對商場單層營業面積和商場建筑規模進行限制,一些商場面積越來越大,規模和結構也越來越復雜,單層防火分區數量甚至達到數十個。建議制定新規定,對商場的面積和規模進行限制,盡量做到“切合實際”、“安全適用”、“經濟合理”。
二是要限制商場層數的范圍。按疏散難度和火災的危險性來講,層數越高,人員疏散越困難。《高規》第4.1.5條條文解釋對觀眾廳、會議廳等的設置層數進行了限制,但沒對商場層數進行限制。筆者認為,商場火災荷載大,危險性大,極易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對于大型商場營業廳應當限制其所在層數,可以參照《高規》第4.1.5條規定,將大型商場營業廳控制在首層或二、三層。
三是打破疏散樓梯單一形式。可以將疏散樓梯設計為剪刀樓梯,這樣安全出口及疏散樓梯的寬度就會大大增加;如果條件容許的話,也可設置部分室外樓梯,減少室內商業面積的占用。同時,要減少自動扶梯的設計。
四是最大限度的共用第二防火分區的疏散樓梯。現行《高規》和《建規》對地下建筑借用相鄰分區進行疏散有明確規定。我認為:地下建筑火災危險性遠遠大于地上,地上建筑也可參照地下疏散要求進行設計。這樣一來,在單層總疏散寬度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如果采取共用安全出口措施,就可減少多部樓梯。
五是從建筑防火設計要求出發性能化設計商場的安全疏散通道。按照現行規范計算,疏散寬度是以容納人數而定,因此人的確定至關重要。
筆者認為,首先要考慮商場的經營類型。第二,要考慮營業時段人員數量。比如節假日要比平時人多。第三,要考慮消防設施和防火防煙分區以及商場所在的樓層的位置等因素。設計單位要提高安全觀念,盡量主觀加強消防硬件配備,將國家規定防火防煙分區的面積縮小到最適合本場所的一個面積,在同一樓層不同時設計庫房、營業廳等多種性質場所。最后,要確定影響商場疏散人數的因素系數。性能化綜合分析各因素,并確定各因素系數,由各系數計算出疏散總寬度。六是設計、施工單位應注重消防安全設計和施工質量。嚴格按照國家相關防火設計規范進行裝修施工圖的設計和施工,盡可能減少場所內火災荷載,確保商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暢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