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平方米的小樓,樓下店面,樓上住家。店主一大家子就在貨物的縫隙間吃喝拉撒睡。打烊之后,卷閘一拉,人貨混雜于密閉小樓里。5月24日清晨,佛山市南海區一家這樣的“三合一夫妻檔”發生火災,熟睡中的9人全部死亡。
這是半個月內廣東第二起重大“滅門火災”。前一起是5月8日發生在東莞虎門鎮的一棟小別墅,一家服裝網店8死3傷。
店主半年前簽名按印承諾“不住人”
5月24日清晨5時26分,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一家汽修店發生火災,過火面積90多平方米,9人死亡。南海區消防大隊大隊長趙思順說,死者為店主及其女友、雙方的三個小孩、店主的母親和表弟、女方的兩個侄子。汽修店是違規的集生產、倉儲、居住為一體“三合一”場所,沒有消防通道,沒有滅火器材。火災發生時,唯一的出口是被鎖著的卷閘門。
佛山市消防局防火監督處副處長高順義告訴記者:“2012年11月份的排查整治中,遇難事主還在排查表上簽了字、按了手印,承諾店鋪不住人。但他們什么時候又重新住進去的,目前還在調查中。”
近兩年來,以“夫妻檔”為代表的家庭店鋪,一旦發生火災導致全家人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這些店鋪,由于堆放的貨物和包裝材料易燃,人員傷亡慘重。許多商鋪名義上是住宅,沒有與其商業用途相應的消防設施,甚至完全脫離消防監管。
監管部門“抓大放小”夫妻檔“打游擊戰”
集生產、倉儲、居住為一體的“三合一”企業,一直被消防部門嚴厲打擊取締。但是,“夫妻檔”不算企業,“堆貨”不算倉儲,店主一家以及“幫忙”的親戚、老鄉,雖然動輒十口八口,但又不是“工人”。這樣的 “三合一夫妻檔”在珠三角鄉鎮遍地開花。而網店更堂而皇之登上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小別墅、高層住宅。它們正成為火災事故的新的重災區。
記者在火災現場看到,這家汽修店的20多家鄰居,情形相似,為了防盜,門面都是卷閘,窗戶都裝上了防盜網。
高順義告訴記者,在監管方面,消防部門對企業、酒店等重點單位執行力度較大,發現一次查處一次,“企業的‘三合一’現象已經很少見了”。但發現這類“小場所”存在住人的情況,通常只是對業主進行勸導。“一檢查就搬走,檢查過就搬回。”“三合一夫妻檔”跟政府“打游擊戰”,悲劇一再發生。
記者發現,不僅是在珠三角的鄉鎮,就是在廣州、深圳等城市的高層住宅小區、別墅小區,這種“三合一夫妻檔”并不少見。網店尤其喜歡這樣寄身。一到下午,小區就成為快遞的集散中心,成為消防部門的監管真空。
莫讓“高危地帶”成監管真空
按照公安部61號令,消防部門對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至少每季度進行一次防火檢查。記者調查發現,雖然政府三令五申,但是,由于家庭店鋪小、多、散,其消防檢查通常是依托于村委會、居委會、派出所等基層單位。這些非專門機構,日常工作千頭萬緒,消防監管是否到位,須打上大大的問號。
復旦大學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滕五曉認為,“家庭店鋪”存在巨大消防隱患,杜絕“三合一”小店鋪是當前消防重要工作。有必要對藏身于集貿市場、商業住宅等場所的 “三合一”家庭店鋪開展“地毯式”檢查整治,并進行“網格化”管理。針對“回潮現象”,應當避免運動式執法,要在建立消防安全隱患排查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徹底跳出“整治、反彈、再整治、再反彈”的怪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