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公交集團決定對所屬165輛BRT車輛全部加裝“自動爆玻器”,并明確要求在一周內完成。
前不久發生在廈門的公交車縱火案,令人觸目驚心;而該案之所以造成47人死亡的后果,很大程度上與車窗密封有關。雖說事發的公交車配有逃生錘,但事實證明,危急時刻,逃生錘很難在短時間內砸開一扇密封的車窗,無奈之下,密集的乘客只能從車門逃生。如此一來,既增加了逃生的難度,也延長了逃生的時間,最終導致大量乘客命喪火海。
反過來可想而知,火災發生之后,乘客若能在第一時間內打開車窗,那么逃生機率必然大幅增加,傷亡人數也就相應減少。此次廈門公交集團要求公交車加裝“自動爆玻器”,目的也在于此,司機在駕駛位輕按按鈕,安裝自動破玻器的四扇玻璃瞬間會出現無數裂痕,乘客只要用手一推,整扇玻璃立刻 “分崩離析”。不用說,安裝“自動爆玻器”后,再遇意外,乘客就能在第一時間逃生。
然而,在筆者看來,要想確保公交車安全,僅靠“自動爆玻器”是不夠的。
首先,雖說日日與公交車親密接觸,但許多乘客并不了解公交車上的安全配置。因此,要想讓“自動爆玻器”充分發揮作用,公交部門一定要做好宣傳演示工作。比如,公交部門可以利用車載電視,循環播放有關“自動爆玻器”的具體使用方法,讓每一名乘客都了解、掌握。
其次,即使安裝了“自動爆玻器”,也不能確保乘客安全無憂。一旦發生意外,乘客難免驚慌失措、亂作一團。因此,對公交車來說,能夠在短時間內化解意外,才是保證乘客安全的上策。在這方面,成都的做法值得借鑒。2009年成都公交車火災后,成都有關部門研制成功了車內滅火系統,一旦車內起火,系統將自動釋放無毒滅火劑,10秒內就能控制火勢。而在國外,一些公交車會裝有油料泄漏和自燃預警裝置,一旦發動機出現故障或者車內蔓延高濃度易燃氣體,能很容易偵測并報警。有此設施,乘客的安全才能有更好的保障。
所以,要想做好公交車的安全工作,還得從多方面著手。比如,將密封車窗改為推拉車窗,將“內擺門”改為“外擺門”,安裝自動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等。總而言之,要想確保公交車安全無憂,僅靠“自動爆玻器”是不夠的,還得配上其他的防范措施和人們的安全意識。唯有如此,乘客的生命安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