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中央電視臺與公安部聯合推出的“尋找最美消防員”大型公益活動中,大連的消防勇士桑武成為“10大最美消防員”。
人物簡介
桑武1977年出生,1996年12月入伍,內蒙古赤峰人,中共黨員,現任大連市公安消防支隊保稅區消防大隊教導員,武警少校警銜。入伍17年來,他參加滅火救援2900余次,成功處置了多起大型滅火救援事故,解救遇險被困群眾900余人,圓滿完成大型消防安全保衛任務40余次,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3次,2010年被公安部授予“滅火勇士”榮譽稱號;2007年被評為“全國百名優秀消防衛士”、“十七大安全保衛先進個人”,2008年被公安部評為“抗震救災先進個人”,2012年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同年11月當選大連市“十大可愛可親消防官兵”。
17 年前,桑武從內蒙古來到大連,成了一名消防隊員。1997年6月,入伍半年的桑武參與撲救大連長江路一棟居民樓火災,冒著濃煙烈火,桑武和戰友疏散轉移了 30多名群眾。這是他第一次以一名消防戰士的名義參與火災救援,桑武說,“在那場大火中,第一次強烈感受到消防工作責任重大”。正是從那一年起,桑武開始參與各種災害救助。從此,在大連很多火災事故現場就多了一個皮膚黑黑的蒙古漢子。
救出“總理讓路女孩”小馨懿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曾有一張感人的照片在報紙和網絡上廣泛流傳,畫面上:一個漂亮的3歲小女孩宋馨懿被從廢墟中抬出后遇到了正在北川視察的溫總理,事后桑武才知道當天溫總理給小馨懿讓道的感人一幕。
2008 年5月13日,汶川大地震24小時后,桑武和戰友火速趕到地震受損最重的北川。作為支隊北川救援隊分隊長,他身先士卒,穿行在斷垣殘壁里挽救著一個又一個微弱的生命。5月14日上午,桑武和戰友在北川街頭發現了三歲的宋馨懿,此時小馨懿被壓在瓦礫下57個小時。桑武從看到小馨懿的那一刻起,就忘記了眼前所有的危險和困難。他眼睛里噙著淚水熟練地操作著各種救援器材,救援過程中,小女孩不時發出陣陣哭聲。整整85分鐘,在現場拍攝的四川電視臺記者陳凌波清楚的記得,在這個皮膚黝黑的北方大漢帶領下,大連消防隊員在余震頻發的廢墟下,成功將宋馨懿救了出來。
在北川戰斗的8天7夜112個小時,桑武帶領的救援突擊隊“不拋棄,不放棄”,從廢墟中救出15名被困群眾。
“7·16”火海中堅持8小時
2010年7月16日,大連新港輸油管線爆炸,在爆炸發生后的30多個小時里,桑武帶領中隊官兵連續奮戰。20時09分,桑武接到指揮部命令,由他帶領一組攻堅隊員深入103號罐區,關閉同組的其他5個原油儲罐閥門。
大火已經進入了眼前不遠處的輸油管道,距離閥門最近的地方也就三五米遠,炙熱的氣浪烘烤著臉龐,刺鼻的氣息令人窒息;附近的輸油管線、排水排污管道井不斷發生爆炸,井蓋、閥門等被拋向空中。桑武和他的隊員毅然堅持著。桑武以超乎常人的毅力與時間賽跑,在距離火海僅十幾米的地方堅守8小時,成功關閉了儲罐閥門,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原油泄漏速度和數量,為成功撲救此次大火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火場、廢墟中,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離不棄。而在他自己的家中,剛出生的兒子被送進重癥監護室,岳父病重,自己的父母先后突發腦血栓,都是妻子在照顧。對于家人,桑武心里放著最多的愧疚。這就是桑武,一個把責任視為生命的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