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23日進駐會場以來,來自哈爾濱市的近百名消防官兵頂著烈日,在40℃地表溫度的炙烤下,全副武裝巡視著會場的每一個角落,琳瑯滿目的精致展品,多姿多彩的異國風情,他們都無暇欣賞。在10多天的消防安保工作中,他們24小時不間斷對展館進行安全檢查,確保了博覽會期間消防安全保衛工作萬無一失。
提前制定8條防滅火措施
“本屆博覽會是在中國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連續成功舉辦24年的基礎上的升級,不論從規模還是參觀人數上都將創下歷屆之最。”哈爾濱支隊防火監督處處長毛海峰介紹,哈爾濱市消防支隊雖已多次執行大型展會消防安保任務,但對這次的消防安保任務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此次博覽會的主會場設在哈爾濱市國際會展體育中心,在道外紅旗家具城、尚志市義烏小商品城、尚志市國有林場、賓西木材還分別設有分會場,涉及的相關單位場所多。而哈爾濱市啤酒節等大型活動也在同一時段進行,更加導致了警力的嚴重不足。“雖然面臨著諸多困難,但我們堅信,全體官兵一定會發揚頑強戰斗的精神,圓滿完成任務。”毛海峰說。
據了解,哈爾濱支隊于6月10日下發了《首屆中俄博覽會消防安保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安保組織機構,各黨委成員全員參戰,從防火和滅火兩個方面制定了8條具體措施。6月11日,支隊組織全市各大隊軍政主官召開了動員部署會議,提出了“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的目標,確保會場及涉會場所不冒煙、市區及外縣不發生有影響的火災事故。
支隊組織專家組對主會場——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進行了徹底排查,共梳理出4條問題,全部制定了整改措施,并已完成整改;支隊成立了3個工作組,對博覽會3個分會場進行了全面檢查,發現5項問題,并報告當地政府迅速整改;支隊抽調120名業務骨干對各轄區賓館、飯店、公共娛樂等公眾聚集場所進行了全面排查,目前全市共檢查單位698家,發現隱患447處。毛海峰介紹,所有發現的火災隱患已于博覽會開幕前全部整改完畢。
防火從核對裝修材料做起
為確保博覽會主會場消防安保工作萬無一失,哈爾濱支隊在國際會展體育中心設立了現場指揮部,每日由1名支隊黨委成員擔任總指揮,抽調36名監督業務骨干,組成現場監督檢查組,按展廳分成7個組,任務落實到人,從23日入場執行任務時起進行現場執勤。針對布展期間人員多、可燃材料多,火災易發的實際,支隊提前介入,要求各參展商布展前提供裝修材料的說明書,并逐一與到場的材料進行核對,如有可燃材料,堅決不允許進場。布展開始后,每天組織7個組對構裝搭建及現場施工情況進行檢查,同時,由展會方組織各參展商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要求施工過程中保證疏散通道保持暢通,保證用電設備符合設計載荷,嚴禁動用明火或使用易燃易爆物品。6月24日,哈爾濱支隊監督指導科科長甄誠帶隊對會場進行巡查時發現,一名施工人員正在場地內使用液化氣罐做飯,燃燒的爐火距離旁邊堆放的裝飾材料不到1米,隨時可能引發火災。經詢問得知,這名施工人員是與30多名同鄉從南方特地趕來的,受雇于一家參展企業對展位進行裝修,因施工人員較多,為節約開支,就想自己做飯從而節省一些伙食費。甄誠對其進行制止,要求立即將液化氣罐搬出展廳,并對其進行了相應處罰。
隨后,支隊博覽會安保工作領導小組立即召開會議,認真分析發現的問題。經研究決定,不允許所有現場施工人員在展廳內動用明火做飯,施工人員不允許將打火機、火柴等物品帶入展廳。為了解決施工人員的就餐問題,支隊還專門協調社會單位,每日準時將做好的盒飯及飲用水送至施工現場。
“脫下戰斗靴都能倒出水”
6月30日中午,筆者在展廳外的廣場上遇到來自哈爾濱支隊特勤大隊的8名消防戰士。午后的陽光照在身上,不出10分鐘就會熱出一身汗。而戰士們穿著厚重的消防戰斗服,戴著消防頭盔,始終保持高度緊張狀態,仔細巡視會場周圍。
哈爾濱支隊特勤一中隊指導員洪海波對筆者說,支隊從布展之日起就在國際會展體育中心7個展廳和室外展場的每個區域安排4名戰士攜帶滅火器值守,還在會場外部署了2輛消防車。自6月23日入場執行安保任務開始,中隊的30余名官兵就始終處于戰備狀態。因場地總面積近86000平方米,而執勤人員又嚴重不足,所以落在每名戰士身上的任務都很重。“從早8點到晚8點,戰士們除了吃飯,基本上沒有休息時間,一天下來要走幾十公里,回到駐地脫下戰斗靴都能倒出水。”洪海波說:“盡管困難很多,但我們的戰士沒有一個叫苦叫累,沒有一個畏縮不前,為了博覽會能夠圓滿舉辦,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為保證博覽會布展和舉辦期間的消防安全,哈爾濱支隊道外大隊、尚志大隊每天派遣監督力量進駐各會場做好巡邏防控。博覽會期間,全市22輛消防執法服務巡邏車全天上路巡查。6月30日博覽會開幕當天,哈爾濱市中央大街、秋林、果戈理大街三大商圈24小時營業,支隊組織監督員、消防車和巡邏車,對三大商圈實施24小時現場看護,由60人組成的女子消防宣講團在博覽會期間也以3人為1組,每天深入會場周邊和各大商業圈開展宣傳工作。
短短5天的安保工作,凝聚著“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付出。在首屆中俄博覽會贏得國內外客商的喝彩時,這些幕后英雄的汗水已經無數次浸透了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