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提升千年古鎮火災防控水平](http://m.bhjia.cn/file/upload/201408/26/11-17-00-20-3632.jpg)
![廣西桂林提升千年古鎮火災防控水平](http://m.bhjia.cn/file/upload/201408/26/11-17-00-63-3632.jpg)
政府部門分片包干御火災
為加快推進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大圩古鎮成立了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鎮長任副組長,司法所、派出所、民政辦、城管中隊等部門負責人及各村支部書記為成員,下設消防辦公室,具體落實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同時建立了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組織架構和工作機制,實行“網格定位、領導定點、全員定責”,實現消防組織機構健全、消防專職人員明確、消防檔案資料齊全、消防巡查檢查制度落實的工作目標。大圩鎮政府針對實施方案,進行分片包干,細化分解工作任務,明確工作措施、標準、完成時限和責任人員。與各村(居)委會簽定《目標責任書》,全面抓好大圩鎮的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
專職消防隊“巡消結合”滅火災
由于大圩鎮具有古建筑多、木房子密集、遠離縣城等特點,一旦發生火災,專業消防隊伍趕來滅火的距離遠時間長,會貽誤滅火時機。為彌補這些不足,大圩鎮政府因地制宜,在派出所辦公地點內建立消防站,成立了一支專職消防隊,推行“巡消結合”模式,專職消防隊隊長由派出所所長擔任,隊員由民警和巡防隊員共10人組成,縣消防大隊定期對專職消防隊進行業務指導和培訓。消防隊每日定點巡邏,一旦發現火災,鎮消防隊在向公安消防部隊報告的同時,第一時間出動,趕赴火場撲救初期火災。同時,大圩鎮政府在經費保障、裝備配備等方面都加大投入,為專職消防隊配備2輛消防水罐車,及一批消防員戰斗服、頭盔、消防水帶等裝備,為每個村(居)委會配備1輛消防摩托車,總共18輛。大圩鎮政府更是加大鄉鎮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力度,利用古鎮歷來是桂北水運樞紐,碼頭數量多,建筑多沿江而建這一先天優勢,在每一個碼頭設置可供消防車、消防摩托車、手抬機動泵取水的取水點,確保古鎮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消防水源覆蓋。
全民消防宣傳防火災
桂林消防支隊發動街道、社區、村寨等基層組織和消防志愿者隊伍,積極聯合政府辦、安監、公安等部門開展消防宣傳活動。在古鎮人流量相對較大的場所,張貼了精美的消防宣傳掛圖,內容大多是農村生活的有關防火、滅火、逃生、日常家庭用火用電常識、消防法律法規等群眾普遍關心的消防知識,經過的群眾紛紛駐足觀看。同時充分利用大圩鎮傳統的“趕圩”習俗為契機,通過發放消防安全宣傳單、制作宣傳知識展示板、設立消防咨詢臺等形式,使群眾在掌握基本的防火自救知識的同時,更多的了解消防網格化管理工作的內容,幫助大家提高消防安全知識水平,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消防網格化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圍。此外,在開展消防宣傳教育的同時,消防部門分級組織鄉鎮街道、18個村(居)委會、各站辦所負責人進行消防網格化管理工作內容培訓,全面提升了鄉鎮社區、村委在組織社會單位開展日常消防安全培訓、宣傳及演習等方面的能力。
相關鏈接:大圩古鎮始建于公元200年,是廣西古代“四大圩鎮”之一,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它興旺于明清時期,到民國達到鼎盛。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漓江綿延2公里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房子多為青磚、青瓦的兩層明清建筑,歷史滄桑隨處可見。老街為了防火,每隔50米左右就有一道防火墻,上面還分別寫著“永安門”、“泗水鐘祥”、“瑞靄瀛洲“等吉祥詞句的門楣,此外,古鎮至今還保存在古老的消防水缸,可見前人的防火意識和建筑技巧,以及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