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演練力求貼近實戰,共設置了“預案啟動、隊伍集結、摩托化開進、13公里徒步裝備攜行、被困人員搜索、狹小空間障礙移除及人員救援、搜救犬搜救、音視頻互聯互通、裝備器材點驗、宿營地搭建、72小時自我保障”等數個實戰科目,貫穿了跨區域地震應急救援的全過程。
令出如山
演練假設10月13日早晨7時45分,咸陽市禮泉縣南坊鎮突然發生里氏6.7級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災情迅速上報至總隊指揮中心。
省公安消防總隊周詳總隊長、副總隊長李程航、張建朝參謀長聞警后第一時間趕赴總隊指揮中心坐鎮指揮。上午8時許,演練總指揮、省公安消防總隊周詳總隊長下達命令“西安支隊重型搜救隊、咸陽、渭南、商洛、銅川、楊凌支隊輕型搜救隊迅速集結,立即趕赴地震災區實施救援”。
命令下達后,周詳總隊長帶領李程航副總隊長、張建朝參謀長及總隊戰訓、警務、信通等全勤指揮人員遂行出動,兵發咸陽禮泉南坊鎮。
同一時間,西安、咸陽、渭南、商洛、銅川、楊凌支隊迅速啟動跨區域地震應急救援預案,各重、輕型搜救隊按照應急響應力量編成,在最短時間完成集結,46輛各型主戰消防車輛、248名消防官兵及5條搜救犬、3745件套裝備優勢器材,組成的應急救援主力拔營出動,從7個方向直撲禮泉南坊鎮。
奔襲如箭
由一輛輛消防指揮車、地震救援車、器材保障車、后勤補給車、動中通指揮車、運兵車組成的7支救援車隊,統一懸掛“陜西省公安消防總隊應急救援實戰拉動演練”的醒目橫幅,沿福銀、西禹高速公路和關中環線摩托化開進,目標直指集結地點——解放軍邊防學院演習場。
甫到集結點,周詳總隊長、李程航副總隊長、張建朝參謀長在詳細了解各支救援力量出動情況、掌握作業點災情設置后,便率總隊全勤指揮部徒步開進,趕赴13公里外的受災地點。
與總隊全勤指揮部同期抵達的轄區支隊咸陽支隊救援隊,立即接受總隊指揮中心命令,作為首批救援力量,沒作絲毫休整,按照“72小時自我保障”要求,帶齊個人保障物資裝備,采取肩扛手提、前拉后推等方式運載裝備器材向災區挺進,稍后陸續抵達的西安支隊重型搜救隊、銅川、楊凌、渭南、商洛支隊輕型搜救隊一一徒步攜裝跟進。
意志如鐵
一路上,除了不足2公里的柏油路面,剩下的11公里為坡路、林地、丘陵,加之由于雨季受重型車輛的碾壓,路面溝溝坎坎、崎嶇不平,對官兵體能意志和裝備攜行越野能力提出了嚴峻考驗。
盡管路難行、負重大,但周詳總隊長、李程航副總隊長、張建朝參謀長始終與普通官兵一道徒步前行,同甘共苦,砥礪奮進;各隊主官自我加壓、嚴于律己,帶隊前進,有的腳磨破了,貼上創可貼簡單處理一下,繼續走;整個救援隊伍斗志高昂、精神振奮,在使命和榮譽的感召下,齊心協力,互幫互助,以不怕吃苦、不怕艱難、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向災區挺進,將三秦公安消防鐵軍挑戰極限、英勇無畏、頑強拼搏的“硬骨頭”作風盡情展示、發揚到底。
與此同時,為確保前后方音視頻互聯互通,總隊、支隊7支通訊保障分隊分為14支通訊保障小組,依托動中通、衛星便攜站在高速公路路口、集結點、徒步途中、施救點架設通信保障點,綜合應用衛星、3G、短波、POC終端等多種手段,不間斷向公安部消防局、總隊指揮中心實時傳輸演練全過程。
戰地如火
完成13公里的艱難跋涉,各救援隊于下午14時許陸續抵達設在海拔1135米山坡上的災區施救作業點。按照抽簽順序,各隊立即投入施救科目的比拼。不大的山頂四野蒼茫、碩風野大,寒氣逼人,但施救場地紅旗獵獵,一派火熱、繁忙的景象。
在生命搜索現場,依次排開五個直徑2米、深1米的帆布覆蓋的大坑,坑內隨機布設被控人員。各救援隊人員探測組熟練操作生命探測雷達,在周圍嘈雜的環境中,捕捉每一個坑道內是否存在生命體發出微弱的體征信號。
障礙移除項目對官兵體能、技能,特別是狹小空間精確破拆、巧力撐頂、快速切割等科學搜救能力要求極高。為最大限度減少對被困人員的二次傷害,實戰經驗豐富的西安重型搜救隊現場指揮員膽大心細,多角度反復觀察人員埋壓及預制板坍塌結構,審慎確定破拆部位和支撐力點,邊支撐、邊破拆、邊切割,將阻礙救援的預制板“零敲碎打”,一一移除,不斷擴大作業空間,成功利用軀體固定氣囊將被困人員救出。
施救過程中,演練總指揮周詳總隊長、副總指揮李程航副總隊長、張建朝參謀長和各支隊領隊不顧天寒風大,始終站在施救現場最前沿,觀摩指導搜救細節,評估討論搜救成效。
布陣如林
深秋的山地降溫極快。能不能扎得住、住得下、吃得好,確保部隊戰斗力持續不減,也是這次演練布設的考驗課題。在施救區域的正面,以總指揮部、前沿指揮部的“中軍大帳”為首,總隊全勤指揮部、各支隊救援隊、各分隊、各小組的野營帳篷在劃定區域按序排列、標示明顯、整齊如林,攜行裝備、器材、物資分門別類、擺放有序、取用方便。經裁判組點驗,各搜救隊人員組成、裝備配備完全符合重型、輕型搜救隊配備標準,有的輕型隊的配備標準甚至已經接近重型隊。完成救援任務后,各隊官兵依次歸隊,取出隨身配備的自加熱野戰食品、救生水及時補充體能、熱量和水分。
夜已深,奔波忙碌一天的官兵們就餐后抓緊時間休整,但總指揮部里依然燈火通明,總指揮周詳總隊長、副總指揮李程航副總隊長、張建朝參謀長和各救援隊隊長還在開會,總結首日演練情況,強調各環節注意事項,部署次日演練科目。
夜里7時許,當最后一支救援力量渭南支隊輕型搜救隊耐心、規范、細致地完成層層障礙移除,并利用三角架、軀體固定器將被困人員穩穩地移除坑道時,一直在旁觀戰指揮的周詳總隊長情不自禁地帶頭鼓起掌來。在四周漆黑一片的夜色中,高高升起的照明燈發散出明亮的燈光,照亮了現場每一張喜悅、興奮、欣慰、激動的面孔。
靈犬之“秀”
次日上午8時30分,全體救援官兵列隊趕赴野外搜索現場。該科目重點檢驗搜救犬在干擾誘惑情況下執行命令的堅決性和循跡定位被困人員的準確性。西安支隊搜救犬中隊4條犬和咸陽支隊搜救犬中隊1條犬輪番上場,現場演示。在訓導員連續的手勢和不間斷的指令引導下,松開項圈的金毛巡回犬、拉布拉多犬和史賓格犬,時而騰躍奔跑,時而循跡搜索,在成功擺脫幾處暗藏的犬糧的干擾后,在不起眼的雜草叢中發現了掩蓋的坑道,隨即發出“汪…汪…汪…”的信號,準確定位被困人員位置。就在觀摩人員還沉浸在搜救犬神奇的表現中時,隨著訓導員一個個短促有力的口令,搜救犬或坐、或臥、或靠、或跨、或鉆、或跳,與訓導員默契配合、一舉一動令行禁止,體現了上佳的服從性,贏得了現場觀摩人員的陣陣掌聲和由衷贊嘆。
得失之析
演練科目結束后,總指揮周詳總隊長充分肯定了此次全省跨區域地震應急救援實戰拉動演練成效,要求各參演單位以此次演練為契機,本著“暴露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理念,深入挖掘演練中影響戰斗力生成的薄弱環節和不足之處,切實研究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及時補齊戰斗力“短板”,進一步縮小訓練與實戰的差距,讓真抓實練成為部隊的自覺行動和永恒追求,推動部隊戰斗力持續生成、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