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嚴格落實森林防火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進一步強化和完善森林防火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實行黨政同責,將森林防火工作納入市委對各山區縣領導班子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h、鄉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作為第一責任人,親自過問、親自部署、親自檢查防火工作;分管負責同志作為主要責任人,具體安排、抓好落實。嚴格落實部門分工責任制,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按照指揮部統一部署,切實做好各項工作。森林防火主管部門當好參謀,積極發揮組織、協調、指導、監督職能。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因領導不重視、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撲救不得力,造成火災多發或嚴重后果的,要依法依紀嚴肅處理。
二是建強森林消防專業撲火力量。森林消防專業撲火隊是撲救森林火災的主力軍,必須達到足額滿員。一級火險縣(阜平縣、易縣、淶水縣、淶源縣)人數至少達到100人,二級火險縣(唐縣、順平縣、滿城縣、曲陽縣、徐水縣)人數至少達到60人。同時,隊伍運行經費和人員工資列入本級財政預算,隊員實行合同化管理,月工資不低于全省最低工資標準(1320元),辦理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逐年適當提高撲火隊員的工資待遇。要強化隊伍培訓,提高撲救技能,防火期集中食宿,準軍事化管理,確保突發火災時能夠“拉得出、用的上、打得贏”。
三是強化撲火裝備建設。一是物資儲備。市、縣物資儲備庫分別按照滿足500人、200人同時撲火需要,配齊配強常規裝備和防護裝備。二是以水滅火設備。一、二級火險縣各配備一套以水滅火設備。(包括水泵、高壓水帶等設備4組,高壓細水霧滅火器20個,水罐車2輛),同時,按照10人一輛運兵車的標準,配備專用車輛。三是通訊設備。對已建成的超短波網通訊進行維修升級,購置移動衛星通信指揮車一輛,配備應急背負式中轉臺2套,保障火場通訊暢通。
四是加快防火隔離帶建設。在重點林區、景區與外省市交界區要有計劃地開設防火隔離帶,由各縣政府牽頭,各鄉鎮、林場、景區分工負責,按照隔離控制森林面積不超過100公頃的標準,加快隔離帶規劃建設進度,一時難以全部建設的,要分步實施,但要首先做出規劃,做好應急處置預案,一旦發生火災,如何隔離,從哪里開設隔離帶等要做到心中有數。對重要目標、礦區、林區施工企業,要組織相關單位落實任務,限期開設,留出安全距離。對林農交界、墳地周圍,要把任務分配到鄉村,落實到人頭,開設防火隔離帶,清理可燃物,確保“家火”不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