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告急!“5月10日13時55分,安徽省六安市東北部郊區發生里氏7.0級地震,多處建筑損毀坍塌,有人員被困……”
“命令,六安支隊迅速投入現場救援;合肥、蕪湖,阜陽支隊重型地震搜救隊,安慶、淮南、淮北、蚌埠、滁州輕型地震搜救隊和合肥搜救犬中隊火速增援!”為切實做好重大地震災害應急救援準備工作,科學高效地開展跨區域救援行動,5月10日至12日,安徽省消防總隊在六安市預設的地震現場開展地震應急救援拉動演練。400余名參演官兵晝夜兼程、風雨無阻,第一時間奔赴災區實施救援。
災情!刻不容緩的急令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在千鈞一發之際!在不到30分鐘的時間內,省消防總隊前后指揮部聽令而動; 45分鐘內,增援部隊集結出發;4小時內,增援力量已先后抵達六安市。在距離地震現場還有最后的10公里時,面對道路中斷、山體滑坡等重重困難,增援官兵平均攜帶近60斤重的救援器材裝備和自我保障物資向事故地點徒步開進。輜重人馬,前后呼應,行進有序……各增援力量全部抵達演練地點后,就地安營駐扎。然而,前一秒酷暑,后一秒嚴寒。夜間,汗流浹背的官兵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剛剛準備休息。狂風突起、暴雨驟襲、溫度劇降,官兵們又開始了一場與惡劣天氣進行的斗爭,當晨光再臨,鮮艷的戰斗旗幟依然飄揚在臨時基地的上空。
奮戰!緊張有序的救援
本次演練不預告時間、不預設推演、不預先集結,歷時48個小時,安排了綜合搜索、廢墟搜救、坑道救援等8個課目,導演部還將根據現場和參演隊伍執行情況隨機安排演練課目。救援現場,官兵們竭盡全力,極盡所能,開展拉網式搜索,不放過震區的每一寸廢墟殘垣。廢墟下的“被困人員”繃緊了救援官兵的神經,心急如焚的他們揮鍬、切割、手刨……與鋼筋水泥展開肉搏、與災魔死神開展較量。同時,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5名“無聲”的戰士,為營救生命發揮著特殊的作用。在一處處坍塌的廢墟上,搜救犬不停地用靈敏的嗅覺搜尋著生命的跡象。全體救援官兵克服氣候地形等復雜因素的影響,密切配合、連續奮戰,從堆積的廢墟、層疊的坍塌物內挽救出一條又一條鮮活的“生命”。
保障!堅強有力的后盾
安徽省消防總隊高度重視戰時思想保障、通訊保障、后勤保障和宣傳保障工作,及時編發提示信息傳達領導指示、批示,懸掛戰斗口號、條幅,積極開展臨戰動員和心里疏導工作,激發高昂戰斗士氣;利用3G圖傳、指揮視頻、衛星系統使前后指揮部與救援力量無縫對接,隨時發布戰斗指令;按照“72小時自我保障”的要求,為每名官兵配足個人保障物資,并調運急缺物資裝備,維持官兵體能戰力;調派醫護人員,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開展夜間巡檢,對可能出現的傷員進行治療,防止非戰斗減員;建立宣傳報道通聯機制,成立宣傳報道小組,14臺攝像機、12臺照相機無死角記錄演練全程,及時發布演練信息報道。
以練為戰,激戰正酣。針對日益復雜的搶險救援形勢,全體參演官兵瞄準實戰、克服困難、協同作戰、科學施救,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躬身踐行了“能打仗、打勝仗”的強軍精神,體現出精湛的專業素養和過硬的戰斗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