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鄂爾多斯市消防支隊各地緊緊依托各級黨委、政府、各鄉鎮、企業、社區組織等社會力量,堅持從實際出發,群策群力,積極探索,全力構建以公安消防現役部隊為主體,專職消防隊伍為輔助,群眾義務消防組織為基礎,覆蓋城鄉,有效控制各類火災的消防力量體系,全面推進了。
一是政府統籌。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原則,鄂爾多斯支隊積極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將專職消防隊伍建設納入地方政府工作議程。緊緊圍繞“專職消防隊規范化建設”的目標,按照力量往基層使,工作往實里干的工作要求,堅持以精品示范、典型引路的工作方法,切實把全市專職消防隊規范化建設爭先創優達標活動融入到消防工作和部隊建設的各個方面,使專職消防隊伍的生存、發展走上體制化軌道,以確保地方專職消防隊建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專職消防隊伍建設健康、快速發展。
二是大力支持。按照“政府核編、合同用工、規范管理”原則,鄂爾多斯市相繼制定出臺了加強企事業單位專職消防隊伍建設政策,采取政府出資、減免稅費等辦法,進一步鞏固發展單位專職消防隊伍。同時,廣泛發展政府專職消防隊伍。
三是幫扶指導。支隊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不定期深入全市企業消防隊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并于年初派出考核驗收組,對全市18支企事業專職消防隊進行了考核驗收。考核內容包括硬性指標、營房建設、裝備建設、業務資料建設、業務技能、體能考核以及稱謂和標識等情況,全面檢驗了全市各地專職消防隊規范化建設工作成效,大力推進了全市消防保衛力量新的增長,逐步增強了專職消防隊伍的攻堅制勝能力。
夯實志愿者消防隊伍建設基礎 筑牢農牧區消防網絡
支隊大力推進村辦志愿消防隊建設。各地堅持專群結合、防消并舉的原則,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農牧區地區企業、志愿、義務等多種形式消防力量,形成了與新農村、新牧區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消防力量體系。
一是設定規模。根據各嘎查村規模大小成立志愿者消防隊伍。人口在1500人以下的“城中村”,配備不少于3名的志愿消防隊員;人口在1500-3000人的農牧區按照超過1500人部分每增加500人。志愿消防隊員服裝和必備滅火救援裝備由各嘎查村協調所屬消防大隊自行配備。
二是強化標準。依托各嘎查村內治保會,大力推廣農牧區志愿消防隊伍建設。志愿消防隊人員必須經過消防部門培訓合格,對本崗位消防職責“一口清”,能夠熟練掌握消防基本常識和技能,及時發現和消除火災隱患,日常開展消防宣傳教育,起到“宣傳隊”、“巡邏隊”作用,戰時起到“疏散隊”、“滅火隊”作用。各嘎查村要設立專門的經費保障,志愿消防隊員要著裝統一,并配有必備的滅火救援裝備。
三是農牧區防控。幫助各嘎查村設立值班電話,加強嘎查村內巡邏,及時發現火災隱患。相鄰村落之間建立滅火聯動機制,開展聯合演練,并實行消防安全多戶聯防制度,輪流值班開展消防安全檢查。今年以來,結合全市實際情況,支隊按照“先組建、后完善”、“先重點、后一般”、“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的工作原則,逐步推進鄉鎮村義務、志愿者消防隊伍建設,積極構建“以
夯實合同制消防隊伍建設基礎 營造栓心留人環境
一是黨委高度重視。支隊黨委從實際出發,把加強合同制消防員隊伍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支隊黨委成員帶頭深入到基層調查研究,了解情況,分析合同制消防員管理工作的薄弱環節,探討解決辦法,加強面對面的指導。支隊司、政、后、防四部門明確目標、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形成管理合力,有效地促進了這支隊伍的健康發展。
二是強化規范管理。鄂爾多斯支隊自招收合同制消防員以來,相繼制定出臺了《鄂爾多斯市公安消防支隊合同制消防人員管理若干規定》、《鄂爾多斯市合同制消防人員著裝、儀容、舉止若干規定》、《鄂爾多斯市公安消防支隊合同制消防隊員獎懲辦法(試行)》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內容涉及合同制消防員值班執勤、學習訓練、一日生活、崗位考核等各個方面,確保了合同制消防員日常管理工作有章可依,規范運行。
三是提高福利待遇。支隊采取勞務派遣的用工模式,征招的合同制消防員與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簽訂《勞動用工合同》。根據消防工作特點和崗位性質,合同制消防隊員實行不定時工作制、消防文員實行每天八小時工作制。
四是建立激勵機制。為更有效地發揮合同制消防員的積極性,支隊頒布了《鄂爾多斯市公安消防支隊合同制消防隊員獎懲辦法》,同時吸納表現優秀的合同制隊員和消防文員加入黨、團組織。此外,支隊通過規范“四個秩序”和采用量化管理的措施,把合同制消防員遵規守矩、業務訓練、滅火執勤等情況作為獎懲的基本依據,對表現突出、有較強管理能力的隊員,任命為班長,相應提高福利待遇,從而有效調動合同制消防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專職消防隊伍為骨干,義務消防隊伍為基礎”的農農牧區消防力量體系,實現了農牧區消防資源的共享,大大增強了全市火災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