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厝是位于環島路旁的一個古老漁村,近年來,廈門市思明區政府巧借漁村資源,對這休閑漁村進行開發。古香古色的閩南建筑、漁村小巷等自然景觀,云集了1500余家休閑旅館、沿街商鋪。
伴隨旅游文化、商業產業的繁榮,隨之而來的消防安全問題也引起了相關部門重視。由于大部分家庭旅館、沿街商鋪都由民居改造而成,消防安全條件先天不足,建筑消防設施滯后、社區內道路狹窄、消防水源缺乏,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鑒于此,思明區消防大隊主動向區政府提出設立曾厝消防站的建議,得到了思明區黨委、政府的重視。隨后,曾厝社區成立了首個由政府專職消防員長駐執勤的政府專職消防隊,12名隊員已于6月中旬正式進駐執勤。
![](http://m.bhjia.cn/file/upload/201507/13/10-16-21-99-3632.jpg)
由于曾厝片區特殊的地理環境,為此消防車的配備也是“量身打造”。由于道路狹窄,這個消防隊配備了一輛電瓶車,3輛消防摩托車。這款消防摩托有爬坡性能,十分適合村里高低不平的道路。摩托車內有30米可拉伸軟管及加壓的水霧裝置,再配以電瓶車裝載滅火救援器材裝備,完全可以適應文創村內初起火災的撲救和救援。目前,曾厝文創村共有25個消防栓,密度遠大于國家規定。同時,根據家庭旅館、沿街商鋪消防安全現狀,出臺消防設施配備標準,明確要求商家配備點式報警、簡易噴淋、滅火器等消防設施,提升了區域火災防控能力。
除了擔負滅火救援任務,這支消防隊還負責文創園休閑漁村日常防火巡查。日前,在一家海鮮餐館內,巡查隊員檢查了商家配備的滅火器,抽查了員工使用滅火器情況。在餐館廚房,巡查隊員發現,排油煙用的煙道積滿了油垢,馬上提醒老板抓緊清洗,以免因火星引發火災。
記者在專職消防隊一樓的墻上,看到一幅曾厝文創園消防水源道路圖,在這張手繪風格的地圖上,清晰地標注著文創村內消火栓、滅火器、消火栓箱的位置。每天,消防隊員們駕駛消防電瓶車,走街串巷對消防設施進行巡查。
“巡查制度的推行,降低了火災風險。6月26日,隊員們在巡查時,一家餐館使用煤氣不慎引發爆燃,隊員們迅速使用滅火器,很快將火撲滅。”專職消防隊隊長吳本東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