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贛州市中心城市消防專業規劃(2015-2030)》,到2030年,贛州中心城市將建設“水、陸、空”一體的立體消防安全體系,為建成高標準城市消防安全體系創造條件,實現消防隊伍和設施建設向多功能發展,成為防火、滅火和緊急應對各種災害事故、搶險救援的常備突擊隊,能夠顯著提升城市綜合抗御能力。
由于該規劃極具可行性和操作性,2015年9月8日,該規劃經贛州市政府同意批準正式付諸實施后,該市在全省作為惟一代表,在相關會議上作了經驗交流。
消防規劃跟上城市發展
隨著贛州市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化的快速推進,面臨著火災風險持續攀升以及消防安全管理難度劇增的嚴峻挑戰;城鎮化進程的提速,讓消防安全隱患加劇;社會的轉型發展,衍生出消防安全資源與需求匹配失衡等問題。
面對這樣的情況,經過長達一年多的規劃編制、征求意見和專家評審階段,由贛州市人民政府出資95萬元,贛州市公安消防支隊同贛州市城鄉規劃局聯合編制完成的《贛州市中心城市消防專業規劃(2015-2030)》(下稱《規劃》),于2014年12月獲得省住房和建設廳、省公安消防總隊專家評審通過,并于2015年9月8日經贛州市政府同意批準正式付諸實施。該市在全省作為惟一代表,在相關會議上作了經驗交流。
贛州市公安消防支隊支隊長朱飛勇說,為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與《贛州都市區總體規劃(2012-2030)》的有關要求和目標,完善贛州中心城市城鄉消防安全體系,指導城鄉消防建設協調有序發展,適應城鄉消防安全保障的需要,贛州市城鄉規劃建設局會同贛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編制此《規劃》。“消防安全是城市快速發展、百姓安居樂業的保障。要做到這點,抓好消防規劃是重中之重。”
朱飛勇介紹說,贛州市中心城區有著面積龐大的棚戶區,消防站、市政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設施都滯后于城市的發展。該市立足消防安全現狀,5個編制人員先后30多次深入新老城區、集貿市場等重點區域進行勘查,排查消防水源。同時利用GIS等手段,科學規劃消防站布局。
按照《規劃》,到2030年,贛州中心城市將建設“水、陸、空”一體的立體消防安全體系,為建成高標準城市消防安全體系創造條件,實現消防隊伍和設施向多功能發展,成為防火、滅火和緊急應對各種災害事故、搶險救援的常備突擊隊,能夠顯著提升城市綜合抗御能力。
規劃范圍為贛州市中心城區包括章貢區、南康區、開發區、上猶縣、贛縣5個縣區,總面積約223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約32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約310萬人,城市消防專項規劃包括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規劃、消防責任區劃分與消防站布局規劃、城市公共消防設施規劃、消防人文環境規劃、特殊消防規劃、城鄉統籌消防規劃、城市消防保障規劃等部分。
贛州市公安消防支隊工程審核科科長曾勇表示,作為贛州市首個城市專業消防規劃,該規劃出臺后,將構建完善的贛州中心城市消防安全體系,優化城市消防安全布局,使消防站點布局更加合理、消防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消防技術裝備更加精良、消防信息化更加先進、消防人文環境更加和諧、滅火救援組織更加健全,推進消防工作社會化、法制化、科學化、信息化進程,夯實消防安全基礎,從根本上提高城市抗御災害綜合能力,能夠適應贛州中心城市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首次明確消防站建設地塊
筆者了解到,這是全省首次在消防規劃中明確消防站建設地塊。“該規劃最大的亮點在于,打破了以前消防站規劃建設的模糊性,明確了消防站建設地塊,即每個縣區有幾個消防站,每個消防站都建在哪,都預留好了地塊,避免了城市建成后沒有地塊建設。這樣一來,在時間上,貼近了地方實際,考慮了政府的難處;在空間上,也跟上了城市的發展步伐。”朱飛勇說。
“贛州市消防規劃歷史欠賬太多,老城區多是補舊賬。章貢區目前只有一個消防中隊,按照規劃,要建成6個中隊。黃金開發區消防中隊和特勤中隊距離太近,布點很不合理,按照要求,開發區要有8個消防隊。”朱飛勇說,“我們把消防站點布設得多,立足于建設一個大消防站為主,多個城市小型消防站為輔,打造真正的5分鐘消防圈。”
“我們排查發現,中心城區黃金地段的市政消火栓建設太‘虛’了。借助《規劃》的編制,我們同時推動了消火栓的建設。”說到這里,朱飛勇列舉了贛縣的情況,顯然他對各縣區消防安全狀況已經了如指掌,“贛縣此前只有18個消火栓,我們計劃贛縣用10年時間來規劃消火栓建設,去年我們就新增了100個。”
2030年贛州消防站將達49個
為便于消防規劃的分期實施,提高可操作性,《規劃》分為近期(截至2020年)和遠期(2020年~2030年)。近期著力加大建成區消防站點、消防水源建設,滿足基本的消防工作需求;遠期與城市發展同步建設消防設施,同時預留遠期消防設施用地。
2020年,贛州中心城市將基本實現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同步協調發展,具體計劃增設11個消防站,使贛州中心城市消防站數量達19個;增配102輛消防戰斗車。至2020年,贛州中心城市將新建5座供水加壓泵房,并新建10座自然水源取水平臺;實現消防水源在建成區100%覆蓋,在鄉村覆蓋90%以上,基本形成社會化消防工作網絡格局;消防人文環境顯著提升;穩步推進農村和社區火災防控“四個基礎”;實現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普遍提高。
《規劃》明確,2030年,規劃城市消防站的數量計劃將要達到49個,較2020年相比將增加30個。
明確多種形式消防力量并存
多年來,各地消防力量形成以政府專職消防隊為重點,以企業事業單位專職消防隊為補充,志愿消防隊等多形式消防力量并存的社會消防力量,為公安消防力量提供有效的補充,形成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共同發展的消防力量格局。
按照城市消防站5分鐘難以覆蓋范圍應設置政府專職消防站的要求,《規劃》明確贛州中心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內應設置4個政府專職消防隊,分別位于七里鎮歷史文化街區、河套老城區章貢路、綜保區和上猶西亭老城區,針對統籌城鄉發展的消防格局,規劃共設置10個鄉鎮專職消防隊,按照《實施細則》的要求,建立包括水西和樂油庫、黃金機場、華能瑞金電廠、贛州港、南康國際家具大市場、贛州商貿城等在內的單位專職消防隊。《規劃》還提出結合社區和行政村,按照轄區常住人口0.04%~0.05%的比例建立志愿消防隊伍。
為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自然災害等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規劃》明確構建贛州中心城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將消防應急救援隊伍打造成為各類突發事件的搶險救援任務的骨干力量,計劃組建分別針對高層建筑、地下空間、抗洪搶險、化學危險品、礦山、交通事故、森林火險、建筑坍塌、地震災害九個專業的應急救援隊伍。
建成消防主題公園
《規劃》通過科學、合理規劃消防法律法規體系、消防文化宣傳體系、消防教育培訓體系、火災預防的監控機制以及其他緊緊圍繞人們的生產生活的消防保障措施等基礎性內容,形成人人懂消防、事事講安全的社會氛圍。
在贛州蓉江新城將設置消防主題公園,主題公園設計依托環境,與古色古香的人文環境相結合,把人文特色、消防卡通形象、消防器材、消防歷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采用消防宣傳展板、宣傳標語以及走廊噴畫等形式表現出來,突出“平安”文化特色,將“消防安全知識”融入到城市建設當中,向廣大群眾宣傳防火意識,引導群眾增強消防安全意識。
不僅如此,《規劃》還通過建設贛州綜合應急救援訓練基地和科普教育場所等方式,對消防官兵、企業消防隊和特殊工種人員以及普通市民等進行全面的消防教育培訓。通過積極保護和利用灶兒巷歷史文化街內的古代消防隊舊址,展現消防歷史和文化。
2015年3月31日,贛州市龍南、會昌、大余、興國4縣的消防專業規劃通過了省市消防專業規劃專家的評審,成為該市首批通過需單獨編制消防專業規劃的縣。
據悉,通過評審的4個縣《消防專業規劃(2014-2030)》在對本轄區消防現狀調查與評價的基礎上,對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車通道、消防裝備、應急救援等方面進行了規劃,符合各縣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資料翔實,內容和深度達到了消防編制辦法要求,有較好的前瞻性、指導性。
2015年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資格考試開始報名啦!看這里
由于該規劃極具可行性和操作性,2015年9月8日,該規劃經贛州市政府同意批準正式付諸實施后,該市在全省作為惟一代表,在相關會議上作了經驗交流。
消防規劃跟上城市發展
隨著贛州市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化的快速推進,面臨著火災風險持續攀升以及消防安全管理難度劇增的嚴峻挑戰;城鎮化進程的提速,讓消防安全隱患加劇;社會的轉型發展,衍生出消防安全資源與需求匹配失衡等問題。
面對這樣的情況,經過長達一年多的規劃編制、征求意見和專家評審階段,由贛州市人民政府出資95萬元,贛州市公安消防支隊同贛州市城鄉規劃局聯合編制完成的《贛州市中心城市消防專業規劃(2015-2030)》(下稱《規劃》),于2014年12月獲得省住房和建設廳、省公安消防總隊專家評審通過,并于2015年9月8日經贛州市政府同意批準正式付諸實施。該市在全省作為惟一代表,在相關會議上作了經驗交流。
贛州市公安消防支隊支隊長朱飛勇說,為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與《贛州都市區總體規劃(2012-2030)》的有關要求和目標,完善贛州中心城市城鄉消防安全體系,指導城鄉消防建設協調有序發展,適應城鄉消防安全保障的需要,贛州市城鄉規劃建設局會同贛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編制此《規劃》。“消防安全是城市快速發展、百姓安居樂業的保障。要做到這點,抓好消防規劃是重中之重。”
朱飛勇介紹說,贛州市中心城區有著面積龐大的棚戶區,消防站、市政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設施都滯后于城市的發展。該市立足消防安全現狀,5個編制人員先后30多次深入新老城區、集貿市場等重點區域進行勘查,排查消防水源。同時利用GIS等手段,科學規劃消防站布局。
按照《規劃》,到2030年,贛州中心城市將建設“水、陸、空”一體的立體消防安全體系,為建成高標準城市消防安全體系創造條件,實現消防隊伍和設施向多功能發展,成為防火、滅火和緊急應對各種災害事故、搶險救援的常備突擊隊,能夠顯著提升城市綜合抗御能力。
規劃范圍為贛州市中心城區包括章貢區、南康區、開發區、上猶縣、贛縣5個縣區,總面積約223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約32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約310萬人,城市消防專項規劃包括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規劃、消防責任區劃分與消防站布局規劃、城市公共消防設施規劃、消防人文環境規劃、特殊消防規劃、城鄉統籌消防規劃、城市消防保障規劃等部分。
贛州市公安消防支隊工程審核科科長曾勇表示,作為贛州市首個城市專業消防規劃,該規劃出臺后,將構建完善的贛州中心城市消防安全體系,優化城市消防安全布局,使消防站點布局更加合理、消防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消防技術裝備更加精良、消防信息化更加先進、消防人文環境更加和諧、滅火救援組織更加健全,推進消防工作社會化、法制化、科學化、信息化進程,夯實消防安全基礎,從根本上提高城市抗御災害綜合能力,能夠適應贛州中心城市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首次明確消防站建設地塊
筆者了解到,這是全省首次在消防規劃中明確消防站建設地塊。“該規劃最大的亮點在于,打破了以前消防站規劃建設的模糊性,明確了消防站建設地塊,即每個縣區有幾個消防站,每個消防站都建在哪,都預留好了地塊,避免了城市建成后沒有地塊建設。這樣一來,在時間上,貼近了地方實際,考慮了政府的難處;在空間上,也跟上了城市的發展步伐。”朱飛勇說。
“贛州市消防規劃歷史欠賬太多,老城區多是補舊賬。章貢區目前只有一個消防中隊,按照規劃,要建成6個中隊。黃金開發區消防中隊和特勤中隊距離太近,布點很不合理,按照要求,開發區要有8個消防隊。”朱飛勇說,“我們把消防站點布設得多,立足于建設一個大消防站為主,多個城市小型消防站為輔,打造真正的5分鐘消防圈。”
“我們排查發現,中心城區黃金地段的市政消火栓建設太‘虛’了。借助《規劃》的編制,我們同時推動了消火栓的建設。”說到這里,朱飛勇列舉了贛縣的情況,顯然他對各縣區消防安全狀況已經了如指掌,“贛縣此前只有18個消火栓,我們計劃贛縣用10年時間來規劃消火栓建設,去年我們就新增了100個。”
2030年贛州消防站將達49個
為便于消防規劃的分期實施,提高可操作性,《規劃》分為近期(截至2020年)和遠期(2020年~2030年)。近期著力加大建成區消防站點、消防水源建設,滿足基本的消防工作需求;遠期與城市發展同步建設消防設施,同時預留遠期消防設施用地。
2020年,贛州中心城市將基本實現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同步協調發展,具體計劃增設11個消防站,使贛州中心城市消防站數量達19個;增配102輛消防戰斗車。至2020年,贛州中心城市將新建5座供水加壓泵房,并新建10座自然水源取水平臺;實現消防水源在建成區100%覆蓋,在鄉村覆蓋90%以上,基本形成社會化消防工作網絡格局;消防人文環境顯著提升;穩步推進農村和社區火災防控“四個基礎”;實現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普遍提高。
《規劃》明確,2030年,規劃城市消防站的數量計劃將要達到49個,較2020年相比將增加30個。
明確多種形式消防力量并存
多年來,各地消防力量形成以政府專職消防隊為重點,以企業事業單位專職消防隊為補充,志愿消防隊等多形式消防力量并存的社會消防力量,為公安消防力量提供有效的補充,形成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共同發展的消防力量格局。
按照城市消防站5分鐘難以覆蓋范圍應設置政府專職消防站的要求,《規劃》明確贛州中心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內應設置4個政府專職消防隊,分別位于七里鎮歷史文化街區、河套老城區章貢路、綜保區和上猶西亭老城區,針對統籌城鄉發展的消防格局,規劃共設置10個鄉鎮專職消防隊,按照《實施細則》的要求,建立包括水西和樂油庫、黃金機場、華能瑞金電廠、贛州港、南康國際家具大市場、贛州商貿城等在內的單位專職消防隊。《規劃》還提出結合社區和行政村,按照轄區常住人口0.04%~0.05%的比例建立志愿消防隊伍。
為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自然災害等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規劃》明確構建贛州中心城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將消防應急救援隊伍打造成為各類突發事件的搶險救援任務的骨干力量,計劃組建分別針對高層建筑、地下空間、抗洪搶險、化學危險品、礦山、交通事故、森林火險、建筑坍塌、地震災害九個專業的應急救援隊伍。
建成消防主題公園
《規劃》通過科學、合理規劃消防法律法規體系、消防文化宣傳體系、消防教育培訓體系、火災預防的監控機制以及其他緊緊圍繞人們的生產生活的消防保障措施等基礎性內容,形成人人懂消防、事事講安全的社會氛圍。
在贛州蓉江新城將設置消防主題公園,主題公園設計依托環境,與古色古香的人文環境相結合,把人文特色、消防卡通形象、消防器材、消防歷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采用消防宣傳展板、宣傳標語以及走廊噴畫等形式表現出來,突出“平安”文化特色,將“消防安全知識”融入到城市建設當中,向廣大群眾宣傳防火意識,引導群眾增強消防安全意識。
不僅如此,《規劃》還通過建設贛州綜合應急救援訓練基地和科普教育場所等方式,對消防官兵、企業消防隊和特殊工種人員以及普通市民等進行全面的消防教育培訓。通過積極保護和利用灶兒巷歷史文化街內的古代消防隊舊址,展現消防歷史和文化。
2015年3月31日,贛州市龍南、會昌、大余、興國4縣的消防專業規劃通過了省市消防專業規劃專家的評審,成為該市首批通過需單獨編制消防專業規劃的縣。
據悉,通過評審的4個縣《消防專業規劃(2014-2030)》在對本轄區消防現狀調查與評價的基礎上,對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車通道、消防裝備、應急救援等方面進行了規劃,符合各縣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資料翔實,內容和深度達到了消防編制辦法要求,有較好的前瞻性、指導性。
2015年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資格考試開始報名啦!看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