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已建328座微型消防站,明年3月將建成1136座
目前常州市城區已建成微型消防站328座。到明年3月份,全市將建1136座微型消防站,覆蓋城區每個社區、重點單位,發生火災事故可實現3分鐘內,首批滅火人員到場。
據市消防支隊介紹,火災撲救有黃金時間,理論上一般固體可燃物著火后,15分鐘內通常燃燒面積不大、煙和氣體的流動緩慢,較易控制。然而實際生活中,這個“黃金15分鐘”經常被拉長,鄉鎮和位置較為偏遠的農村地區更不可能達到。除了道路和交通的影響,消防力量不足也是個重要原因。
根據城市消防站建設的一般原則,城市消防站管轄面積為4至7平方公里,近郊區約15平方公里,但是受經濟制約、城市擴大、建筑格局等綜合因素影響,實際很難達到。比如此次行政區域調整前的鐘樓區和天寧區,兩區面積為138平方公里,建有6個公安現役消防隊,每隊平均管轄范圍超過了20平方公里。
而與消防專業力量不足相對應的,是火災數量的逐漸增多,像2011年我市發生火災364起,2015年有1982起。大規模建設專業消防站的辦法也并不現實,像建一個消防站,一次性投入約需2000萬元,每年維持運轉約需400萬元。所以在社區和重點單位建設微型消防站,是成本較低的緩解矛盾的辦法,依托社區和重點單位現有的保安巡防力量,配備必要的滅火救援裝備,可以有的放矢,把消防工作落實到最廣泛的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