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布達拉宮雪城區域內的微型消防站,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這間僅有2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有序擺放著水槍、水帶、滅火器、滅火服、強光照明燈等消防器材設備設施,墻上還掛著消防隊員值班表和管理制度。依托布達拉宮管理處的兩支志愿消防隊伍,布達拉宮微型消防站1月19日正式揭牌,這也是我區首個文物建筑微型消防站,將有力配合布達拉宮消防大隊開展防火巡查和初期火災撲救等防控工作,提高布達拉宮消防安全水平。
文物建筑微型消防站
1月19日正式揭牌
布達拉宮作為我國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收藏有眾多歷史文物和稀世珍寶。由于布達拉宮為土木石結構的超高層建筑,整個建筑采用斗拱、椽子木等可燃材料,大量使用哈達、幔帳等可燃織物,因此火災荷載大。每天閉宮前,消防人員都會會同布達拉宮管理處工作人員及僧人燈香師一起,對這些火點和用電進行檢查。
去年,公安部消防局印發了關于《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試行)》、《社區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試行)》的通知,明確提出了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微型消防站的建設標準。自治區文物局副局長、布達拉宮管理處處長尼瑪旦增介紹,布達拉宮管理處歷屆黨委班子有一個共識,就是“文物安全,消防先行”,消防安全是我們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年初,我們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消防工作,按照創新發展要求,決定成立布達拉宮微型消防站。”
1月19日下午,布達拉宮微型消防站正式揭牌。尼瑪旦增說:“依托之前的兩支志愿消防隊伍,根據布達拉宮建筑實際,我們組建了兩座微型消防站,分別位于布達拉宮主建筑區(一分站)和布達拉宮雪城區(二分站)。”成立布達拉宮微型消防站,在全區文物單位尚屬首次,也是創新消防安全管理模式,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有益嘗試。
24小時有人在崗
隨時做好應急準備
微型消防站根據初期火災需要,配備了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水槍、水帶、破拆工具等滅火器材,并配有外線電話、手持對講機等通信器材,此外,還有消防人員穿戴的消防頭盔、滅火防護服、防護靴等,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消防人員負責撲救初期火災,平時消防員要熟悉建筑消防設施情況和滅火應急預案,熟練掌握器材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并參加日常防火巡查和消防宣傳教育。”尼瑪旦增說,微型消防站確保值守人員24小時在崗在位,做好應急準備,在接到火警信息后1分鐘內迅速核實火情,并啟動滅火處置程序,消防人員按照“3分鐘到場”要求趕赴現場處置。
1月19日下午,布達拉宮微型消防站的工作人員還進行了水帶連接操作和使用滅火器處置初期火災操作技能比賽。據介紹,微型消防站成立后,消防隊員將定期開展體能和消防技能訓練。如每周兩次的業務訓練、每周一次的體能測試、每季度一次的考核等。尼瑪旦增說,為了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布達拉宮管理處還提出了消防工作的“加減乘除法”,即加強消防安全常識、技能的培訓教育力度,減少文物建筑火災負荷,創新消防管理模式,乘倍提升火災管控效率,并下決心清除各類火災隱患。
尼瑪旦增表示,由于我區文物古建筑眾多,因此,將在布達拉宮微型消防站試點、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向全區文物古建筑推廣,進一步做好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
文物建筑微型消防站
1月19日正式揭牌
布達拉宮作為我國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收藏有眾多歷史文物和稀世珍寶。由于布達拉宮為土木石結構的超高層建筑,整個建筑采用斗拱、椽子木等可燃材料,大量使用哈達、幔帳等可燃織物,因此火災荷載大。每天閉宮前,消防人員都會會同布達拉宮管理處工作人員及僧人燈香師一起,對這些火點和用電進行檢查。
去年,公安部消防局印發了關于《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試行)》、《社區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試行)》的通知,明確提出了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微型消防站的建設標準。自治區文物局副局長、布達拉宮管理處處長尼瑪旦增介紹,布達拉宮管理處歷屆黨委班子有一個共識,就是“文物安全,消防先行”,消防安全是我們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年初,我們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消防工作,按照創新發展要求,決定成立布達拉宮微型消防站。”
1月19日下午,布達拉宮微型消防站正式揭牌。尼瑪旦增說:“依托之前的兩支志愿消防隊伍,根據布達拉宮建筑實際,我們組建了兩座微型消防站,分別位于布達拉宮主建筑區(一分站)和布達拉宮雪城區(二分站)。”成立布達拉宮微型消防站,在全區文物單位尚屬首次,也是創新消防安全管理模式,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有益嘗試。
24小時有人在崗
隨時做好應急準備
微型消防站根據初期火災需要,配備了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水槍、水帶、破拆工具等滅火器材,并配有外線電話、手持對講機等通信器材,此外,還有消防人員穿戴的消防頭盔、滅火防護服、防護靴等,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消防人員負責撲救初期火災,平時消防員要熟悉建筑消防設施情況和滅火應急預案,熟練掌握器材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并參加日常防火巡查和消防宣傳教育。”尼瑪旦增說,微型消防站確保值守人員24小時在崗在位,做好應急準備,在接到火警信息后1分鐘內迅速核實火情,并啟動滅火處置程序,消防人員按照“3分鐘到場”要求趕赴現場處置。
1月19日下午,布達拉宮微型消防站的工作人員還進行了水帶連接操作和使用滅火器處置初期火災操作技能比賽。據介紹,微型消防站成立后,消防隊員將定期開展體能和消防技能訓練。如每周兩次的業務訓練、每周一次的體能測試、每季度一次的考核等。尼瑪旦增說,為了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布達拉宮管理處還提出了消防工作的“加減乘除法”,即加強消防安全常識、技能的培訓教育力度,減少文物建筑火災負荷,創新消防管理模式,乘倍提升火災管控效率,并下決心清除各類火災隱患。
尼瑪旦增表示,由于我區文物古建筑眾多,因此,將在布達拉宮微型消防站試點、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向全區文物古建筑推廣,進一步做好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