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按照總隊黨委擴大會工作部署,東麗支隊認真分析研判轄區消防安全形勢,堅持補短板、破難題、促發展的思路,以城市網格化管理模式創新推進基層消防工作落實,以條塊融合的網格化管理為載體整合社會資源,狠抓社會火災防控體系建設,全力夯實火災防控基礎。通訊員王磊高超劉尚會
一、著眼“基礎防控”,打造消防網格化管理新模式
針對過去網格化管理中存在著“空間劃分不明、管理方式落后、信息渠道不暢”的弊端,東麗支隊聯合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動員社會力量,依托萬新街,開展城市消防網格化管理試點,一是建立“一張圖”平臺,推進消防網格化規范開展。開創性地在城市消防管理中運用網格地圖的技術,將萬新街作為一個大網格,全境分為19個二級網格、139個三級網格,依照條塊結合、點線結合的方式,通過三級網格形式有效進行管理。二是建立健全管理機制,確保建設不走過場。建立網格員信息公示制度、工作考勤制度、工作例會制度、街道網格化管理聯席會議制度、網格管理信息聯動制度、網格管理信息質量測評機制等九大項機制,同時制定網格員信息采集工作流程,從制度上規范網格員隊伍管理,保障網格員工作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三是建立績效考核機制,保障網格有效運行。按照“一人一網格、一周一檢查、一月一評比”的要求,定期向政府職能部門通報優劣網格及各職能部門的工作情況,每名網格員每天采集上報網格內有效信息不少于3條,每增加1條,給予5元獎勵,熱心居民和志愿者每提供一條有效信息也將給予5元作為獎勵,激發廣大群眾參與社區火災防控工作的熱情。四是建立培訓機制,打牢隊伍業務素質。支隊派出業務骨干組織對所有網格員進行防、滅火及消防宣傳等內容的培訓。通過培訓使網格員達到“會操作器材、會開展檢查、會組織宣傳”。五是推廣助手終端,拓寬信息獲取渠道。支隊通過手機平臺,將信息技術、協同工作模式應用到消防網格化管理中,通過4G高速網絡,以手機為載體,綜合集成各種管理服務資源,為網格員對現場信息進行快速采集與傳送,建立快速、精確、高效的城市網格化管理新模式。
二、推進“區域聯防”,打開社區消防安全新局面
東麗區地處城鄉接合部,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進入新市鎮社區,部分農村流動及外來人口激增,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火災隱患突出。因此,建立社區微型消防站是及時撲滅火災和有效減少火災損失的捷徑。
為切實做好社區消防安全防治工作,有效提升對火情的快速反應能力,東麗支隊提請區政府以政府文件形式下發了東麗區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結合萬新街網格化試點工作,支隊先后多次深入萬新街,調研指導微型消防站建設事宜。目前,轄區內舒暢園、小王莊等3個社區居委會已初步建成微型消防站,并組建了由居委會人員組成的志愿消防隊伍。下一步,還將在萬新街所屬社區建設17個“防消一體化”微型消防站和10個流動車輛消防站,爭取4月底前完成所有微型消防站的建設,建成的新微型消防站除配齊設備外,還將定期組織轄區居民開展安全知識課堂學習和消防演練,讓群眾在學習中強化意識,在實踐中掌握技能,不斷加強消防基層力量。
三、圍繞“大講堂”,創新社區消防宣傳新格局
冬防開展以來,東麗支隊高度重視提高各界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多渠道、大范圍、深層次地開展消防安全大培訓工作。一是廣泛開設“社區消防大講堂”。組織各街道深入開展了“社區消防大講堂”活動,支隊指派14名業務骨干對各街道、居委會、派出所、物業公司等單位的講師團成員進行業務培訓20余次,利用社區活動室、警務室等開設“消防安全大講堂”,由講師團成員定期組織樓長、保安員和社區居民等開展消防知識培訓活動,帶領居民自查自改身邊的火災隱患。目前,東麗區軍華園、詹賓里等40余個社區每月定期組織居民開展1次“社區消防大講堂”、1次消防安全演練和1次家庭消防安全自檢自查活動,使社區消防宣傳工作切實做到常態化、普及化。二是扎實開展保安員培訓工作。支隊重點以保安服務公司的保安部經理、保安隊長作為主要培訓對象,通過分批分期輪訓的方式,集中學習消防法律法規、《保安全消防工作手冊》等內容,并聘請企事業單位內部多年從事消防安全監督管理、具有一定實踐工作經驗的老保衛干部、老保安進行實訓教學。近期,支隊共開展保安員培訓30余次,參訓人員達2萬余人,有效提高了全區社區保安隊伍的消防安全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