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海淀區紅聯南村小區發生燃氣管道爆燃事件,引發居民樓火災,過火面積300平方米。事故發生后,該小區5號樓一至六層陽臺幾乎全被燒毀,周圍幾棟樓的窗戶也多被震碎。火災撲救過程中,消防官兵共救出8名被困人員,其中1人死亡,2人輕傷。昨天,北京消防披露了此次事故的救援全過程。
穿越火焰封鎖區消防員救出8人
4月10日13時23分接警后,作為主戰力量的海淀消防雙榆樹中隊立即出動7部消防車、37名官兵奔赴現場進行處置。13時40分,中隊官兵到達現場時,火勢正處于猛烈燃燒階段,而且此次爆燃造成了5號樓一、二單元多個房間起火,有的從窗戶冒出火苗,有的則在室內燃燒不好分辨,使滅火救援難度大增。
消防員分為搜救組、滅火組、供水組同時展開工作,在樓外北側部署兩支水槍從窗戶往里壓制大火,防止火勢蔓延,兩個滅火攻堅小組則分別持水槍從一、二單元進入樓內開展內攻滅火。在得知火場內有人員被困的情況下,中隊迅速成立以指導員戴亞強為組長的4人救援攻堅組,他們佩戴空氣呼吸器,攜救援面罩及破拆工具深入火場內部,上樓挨家挨戶敲門、喊話、破拆房門,對被困人員進行地毯式搜救。
搜救小組在現場人員的指點下,先從離爆燃火點最近的一層102房間內找到了一名老人,遺憾的是將其救出時老人已經遇難。此時,二單元一層、二層樓道里都有明火,濃煙滾滾,什么也看不清,且溫度很高,搜救小組成員將身上全部打濕,在滅火組水槍掩護下強行穿越火焰封鎖區,以最快速度上到三層,并在301室內衛生間找到了一名70歲左右的老太太。由于室內進入濃煙,老人意識已有點模糊,消防員立即為其戴上呼吸面罩,三人合力將其抬出火場,老人獲救了。隨后,搜救組又在601室內發現了6名被困人員,他們有四五十歲的,也有二十來歲的,活動能力都很好,只是由于外面煙大沒敢貿然逃生,分別躲在衛生間和臥室里,消防員為他們每人都戴上呼吸面罩后護送他們下樓逃離火場。
小區路旁亂停車阻礙消防車靠近
指導員戴亞強介紹說,此次事故發生地紅聯南村小區屬于老舊小區,小區內道路比較窄,但如果暢通無阻,消防車還是可以開到5號樓跟前。但由于小區道路兩側都停有不少私家轎車,消防車受阻無法靠近,只得在距離5號樓還有300多米的地方停了下來,而由多名消防員背負空氣呼吸器等重達36公斤的全套裝備,手提兩盤水帶跑步前進到達火場,迅速接上水帶以便從消防車出水,并打開地下消火栓接水帶出水。“現在老舊小區路旁停車的現象比較多,我們出警時也經常會遇到消防車開不到火場跟前的情況。”此次出警的一位消防員說,這種時候他們只能把消防車停在最大限度靠近火場的地方,由消防員跑步前進了,但跑步和接很長的水帶都會耽誤一些時間,對滅火救援會有不利的影響。
市民遭遇火災不能盲目逃生
消防部門提醒市民,因火災現場不確定因素很多,人在煙霧中又容易失去方向感,因而一旦遭遇火場不能盲目逃生,必須保持鎮定,首先要判斷火點位置,如單純是煙,又熟悉逃生通道和出口,可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低姿扶著實體墻或樓梯移動,以保證自己逃生過程中不失去方向。如果現場逃不出去,要第一時間報警,并用鮮艷衣物向外部揮舞報信,讓外界知道此處有人被困,以便消防員到場后及時營救。總之,在火場中若煙不濃,可捂住口鼻匍匐逃生,但仍需根據所處情況進行判斷,多層、高層建筑如果所在樓層以下發生火災,不宜貿然下行逃生,以防被煙嗆到,應緊閉房門并打濕,躲避濃煙,固守待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