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消防安全工作的任務重、責任大,火災事故發生后,消防監督員往往會被追責,基層消防監督人員思想顧慮多、怕追責,開展工作畏首畏尾,縮手縮腳。特別是對歷史遺留違法建筑,由于先天條件不足,隱患問題難以徹底清除,而“盡職免責”相應制度的缺失,導致基層消防部門和人員對歷史遺留違法建筑往往“躲著走、繞著走”,不敢管、不會管、不想管的問題突出,歷史遺留違法建筑的消防安全監管問題也長期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執法難在于權責邊界不清
市政協委員、廣東鑫涌律師事務所許宜群律師指出,消防監管執法難,主要原因在于消防權責邊界不清。許宜群說,目前,國內的消防法規對火災隱患、消防違法行為的內涵外延沒有明確界定,對消防監管部門、消防民警和建筑業主、社會單位的消防責任劃分不明,權力、義務邊界不清。這些問題的長期存在,導致本應由建筑業主、社會單位承擔的消防安全主體責任無法得到有效落實,火災隱患整改工作因此常常陷入困境。部分市民群眾因僥幸心理,也對公共消防安全漠不關心。
他認為,破解消防執法難、隱患整改難,提高全社會的消防安全意識,行業部門要落實消防監管責任,社會單位要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同時依法嚴肅火災事故追責問責。他建議深圳應率先建立可回溯可倒查的消防責任管理機制,形成長期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和明確的獎懲機制。
他還認為,從源頭解決歷史遺留違法建筑的消防執法難問題。一方面,要遏制當前違法建筑持續增長的勢頭,進一步明確查違工作的責任主體和工作職責,落實問責機制,有效遏制新的違法建筑的產生,將全市歷史遺留違法建筑先行納入監管,最大限度消除火災隱患。
“消防能力提升”已納入重點民生工程
據了解,“消防能力提升”已被市政府納入2014年至2019年全市重點民生工程。我市將加快城市消防規劃編制工作,對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車通道等目標和內容提出規定性要求。對公共消防設施不足或者不適應實際需要的,及時增建、改建、配置或進行改造升級。全面落實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加快城市消防站建設步伐。推進消防站勤保障中心、消防培訓基地、消防水上救援訓練基地、消防裝備維護基地等消防配套設施項目建設,切實提升滅火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