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救助具有速度快、機動靈活、便于起降、視野開闊和搜索范圍大的顯著優勢,在重大突發事故
東北地區首家“空中醫療救援基地”落成
3月30日,東北地區首家“空中醫療救援基地”落成儀式今天在遼寧省人民醫院文化廣場隆重舉行。
據報道,用于航空醫療救援的直升機是由金匯通航提供的專業醫療機型,機艙內部猶如一間迷你型“ICU”,配備國際一流的呼吸機、除顫監護儀、
急診急救患者可撥打電話4009-120-999請求醫療救援,航空醫療救援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間限制較小等優勢,在急救和運送病患方面比地面救護車快3~5倍,能有效降低事故死亡率。因而成為世界許多國家采用的社會公共服務工具,直升機醫療救援被稱為“空中120”,是目前國際上最高效的急救方式。
世界史上首例空中救援
1956年的某一天,美國傳教士納特·圣架著小型飛機險象環生地從低空掠過加利福尼亞一帶的一片雨林。機艙中,納特一手握著縱桿,另一只手將一只用長長的纜繩連著的裝有援助物品的籃子扔出艙外。當纜繩全部展開后,小飛機拖著沉重的籃子吃力地兜著圈子,直至籃子離地面1米左右,然后地面上的人從籃子中取出物品。納特·圣用這種方式不僅空投物品,有時也開展救援工作。
我國大規模應用直升機救援
我國大規模使用直升機救援,只有兩例:
1、2008年初的南方冰
2、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1級特大地震,強震襲來,大地顫抖,山河移位,滿目瘡痍,四川、甘肅、陜西成為極重災區和重災區,地震共造成69229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汶川大地震還引發了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道路中斷、通訊中斷,大量傷員急需救治、大量物資急需運送??,部隊迅速出動直升機第一時間飛臨汶川震中,向重災區空投急需的大量物資,大量的救援人員通過空中航線迅速地集結到重災地區,大量的傷員通過直升機運送得到救治??
兩次大規模救災中,軍方部隊派發直升機在里面充當著極其重要的運送兵員,投放救災物資等作用,也向世界展現了我國救災力量中空中體系的強大力量。
然而,實際上我國空中力量還不成熟
1、起步晚,發展慢,老式機型多
我國的通用航空起步較晚、發展較慢、水平也不是太高,只在2008年南方冰雪災害和“5.12”四川大地震,才開始大規模地使用直升機進行救災。我國通用航空現有各類型直升機分別屬于中國海洋直升機公司、東方通用航空公司和中國飛龍專業航空公司等十幾家公司,除中國救撈局的直升機是進行專業救援的外,其他大部份是商務工作用機,從事公安巡邏、輸電線路巡查維修、
2、費用高,
我國各地區在空中醫療救援上標準不一,包括準入標準、轉運機制、醫護人員培訓內容與技能要求等。均沒有建立統一標準,沒有形成一套完備的空中救護體系。同時,飛機及通航的高昂價格也是制約我國空中救援的發展阻力之一,比如,按照機型的不同,直升機救援的費用在4-7萬小時不等,固定翼飛機的中程航線一般在15萬元左右,如此高昂的費用,讓人望而生怯。
此外,從事空中急救與緊急醫療救援的醫務人員要具備醫療專業知識、直升機相關知識、綜合性訓練能力等,但就目前而言,我國擁有為數眾多醫療救援豐富的醫務人員,但具備航空醫學知識和空中急救經驗的醫務人員極其缺乏。
他山之石,容我攻玉
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的通用航空發展已達到非常高的水平。
據有關數據,美國擁有的通用航空飛機在22.4萬架左右,約占全美注冊民用飛機的96%,大致占世界總數的70%。其中,活塞式飛機16.8萬架,自制飛機1.98萬架。
在美國,近60%的通用航空飛機為私人擁有,其中約有2.5萬架飛機由個人從事商業飛行,1.5萬家企業使用通用航空飛機從事企業自身的公務飛行,另外約有8萬架通用航空飛機從事社會公益性質的非經營性活動。美國現有近7O萬名飛行員,其中通用航空飛行員約59-7萬人,在役的運輸飛行員中有一半以上來自通用航空。
全美約有5233個公共和14757個私人機場。除500個機場供運輸航班使用外,其余大約1.8萬個機場供通用航空飛機(含直升機)使用。美國通用航空飛機每年大約飛行2600萬一2700萬小時,累計飛行小時占民用飛機總飛行小時的80%。在美國,通用航空特別是使用直升機進行應急救援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也大量通過使用直升機進行種類突發事件的救助,如法國有10架、英國有5架救助直升機在海岸線上執行搜尋和救助任務。
結語
借鑒有關國家或地區的經驗,發展我國直升機空中救援力量是應有之意,此外,加強空中救援交流,探索新型救援技術的同時,健全國家應急空中救援體系,引進先進救援航空器、升級救援裝備,早日實現空中救援以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