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市政府、公安部和市局領導下,總隊以全面檢驗“十八大”消防保衛工作為目標,從實兵實戰推演的角度,全面提升現場執勤保衛工作標準和措施,本著“關口前移、措施前置”的理念,貫徹“統一指揮、分工負責、條塊結合、無縫對接”的原則,緊密圍繞會場、住地及外圍,乘車路線兩側及首都政治中心區等重點區域,全覆蓋部署現場執勤力量,確保會議活動消防安全。
一、完善指揮體系。總隊成立由張高潮總隊長、吳志強政委任總指揮,總隊其他黨委成員參加并協助工作的全國“兩會”消防勤務指揮部,指揮部統領大會堂現場及外圍、乘車路線及首都政治中心區勤務工作。司令部、防火部,東城一、二支隊,西城一、二支隊,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支隊,天安門、公交消防處按照指揮部統一部署,具體落實本轄區現場勤務工作。指揮部構建兩級通信網絡,同各執勤單元、總隊指揮中心聯動,三方實時對接,確保指揮命令及時上傳下達。
二、科學部署警力。合理劃分執勤保衛區域和路線,將大會堂會場由內至外劃分核心區、外圍控制區、廣場控制區、周邊防控區,乘車路線及首都政治中心區。按照分段、分區部署和合并部署原則,共計部署警力388名,消防車23部、消防摩托車10部。強化措施確保重點區域安全,對大會堂周邊區域進行深入細致的摸排檢查并開展風險評估,確定周邊老舊平房區及前門大街人流易聚集區域為防范重點,在前門箭樓東西兩側各增加一部消防車現場備勤,納入大會堂現場勤務周邊巡控力量。嚴密控制繁華路段區域,結合轄區路線及區域實際特點,確定乘車路線及首都政治中心區防范重點,加密部署防火巡視警力及滅火處突備勤力量,就近備勤,在大會期間多次發揮快速發現、快速確認、快速處置的效能,及時控制、防止突發消防安全事件影響。
三、嚴密防范措施。在人民大會堂內部每層安排2名防火監督人員,攜帶便攜式溫感探測設備,會同人民大會堂消防處開展聯合巡視檢查,扎實做好防火巡控工作,特別是在電子大屏幕、新聞發布廳等重點部位,督促使用單位、管理單位落實“實名制”看護人員。“人防”、“技防”相結合,針對現場新聞媒體辦公場所、演播室用電設備多,線路多等特點,專門設計制作接線金屬座墊,阻燃膠墊,在地毯上敷設石棉布、噴涂阻燃劑,同時,對所有電器線路進行電氣檢測,合理分配用電量,防止發生電氣火災。
四、加強臨時勤務。針對黨和國家領導人及重要警衛對象前往代表委員住地參加活動的情況,每日向市局警衛局了解次日住地活動信息,第一時間向住會干部發布勤務命令,提前對現場活動區域進行檢查。總隊領導高度重視住地臨時勤務工作,主管領導多次帶隊現場執勤,圓滿完成中央領導到北京飯店、北京國際飯店、北京會議中心、全國政協禮堂、廣西大廈等住地的一級加強警衛任務及其他一、二級警衛任務的現場執勤工作。
全國“兩會”期間,總隊各單位始終把現場勤務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務,全體參戰官兵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始終保持高昂的斗志、堅持一流的標準,確保了各警衛現場消防安全萬無一失。據統計,全國“兩會”期間,共參加現場勤務54場次,出動警力4026人次,消防車237車次,消防摩托車112車次,其中,大會堂現場勤務20場次,出動警力3720人次,消防車219車次,消防摩托車110車次;住地及臨時現場勤務34場次,出動警力306人次,消防車18車次,消防摩托車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