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例講評
講評人:牛躍光 基本情況 5月11日10時許,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國際機場南側的空港油料有限公司因維修工人操作失誤,造成93號汽油大面積泄漏。經過參戰消防官兵近16小時的英勇奮戰,成功輸轉回收泄漏汽油1700多立方米,確保了鄰近的國家郵政物流中心和儲量3萬余立方米航空煤油庫的安全。事故的處置,未發生火災及爆炸事故,未造成周邊環境污染,未影響寶安國際機場航班的正常起降,未造成社會群眾的恐慌,未發生次生災害,是廣東近年來處置超大型化學危險物品泄漏事故的成功戰例。 事故特點 深圳市空港油料有限公司毗鄰寶安國際機場,罐區共設有8個豎式鋼油罐,其中1號至7號罐每個容量5000立方米,8號罐容量200立方米,總容量為35200立方米。發生泄漏事故的5號罐當時實際儲存93號汽油1800立方米。 這起事故處置的主要特點:一是堵漏輸轉難度大。發生泄漏的5號罐泄漏點口徑達250毫米,泄漏汽油最高噴濺達8米高,總泄漏量達1700多立方米。由于作業面較窄和安全防護等因素,現場只允許3輛大型油料運輸車作業,每小時輸轉量僅為105立方米。要將泄漏汽油全部輸轉,至少需16個小時。二是處置風險高。由于沒有發生明火燃燒,現場2公里范圍內彌漫著濃厚的易燃易爆氣體,庫區上風和側風約100米和下風300米范圍內可燃氣體的濃度為1.2%,離爆炸濃度極限的下限僅差0.5個百分點。稍有不慎,極可能造成周邊罐體連鎖爆炸,嚴重威脅寶安機場和周邊地區以及救援官兵的安全。此外,雷雨天氣也給現場處置帶來諸多不可預測的風險。三是堵截防污任務重。罐區防護堤僅有5000立方米容量,持續的泡沫覆蓋,雖然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泄漏汽油揮發和爆炸危險,但同時也會使防護堤“不堪重負”,導致泄漏汽油溢出防護堤,造成危險區域擴大。 5月11日10時許,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國際機場南側的空港油料有限公司因維修工人操作失誤,造成93號汽油大面積泄漏。 雷霆出擊 重兵布防現場一線 事故發生后,廣東省消防總隊立即啟動跨區域滅火救援預案,按飽和警力一次性迅速調集深圳、廣州、惠州、東莞、中山等支隊和總隊特勤大隊共71輛消防車、405名官兵趕赴現場處置。 正在參加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的總隊政委立即向會議請假,迅速帶領總隊副總隊長何錦坤、參謀長李陽及全勤指揮部人員趕赴現場指揮處置。時任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廳廳長的梁偉發和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等領導高度重視,要求公安消防部隊全力控制災情,采取科學有效措施,防止人員傷亡和事故擴大。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長陳應春率領相關聯動單位到場參與事故救援工作。 科學處置 冒險堵截泄漏油品 10時14分,首批出動力量到場后,發現5號油罐已泄漏近500立方米。現場指揮部立即采取區域斷電、安全警戒、泡沫覆蓋、預先展開等措施,嚴防意外發生。 12時58分,總隊領導率領增援力量到達現場,并立即成立現場總指揮部。經過偵察,此時,事故現場泄漏汽油已達1000立方米,油水混合物已接近整個防護堤容量的70%。 現場總指揮部決定采取“安全警戒、預先展開、防火抑爆、工藝輸轉、防止污染”的處置措施。同時將事故現場劃分為5個作戰區域,明確作戰任務,占據有利水源,并按照力量編成做好攻防戰斗的預先展開,牢牢掌控罐區自動滅火控制中心。 為控制現場泄漏汽油蔓延面積擴大,總指揮部命令調運大量沙包,對罐區防護堤實施筑高和封堵,將泄漏汽油囤積在防護堤內。對罐區下水管道實施沉沙包封堵,切斷與河涌連通,堵截油污外泄,防止 “回火”引發意外。 果斷決策 創新戰法消除險情 由于罐區防護堤僅有5000立方米容量,持續的泡沫覆蓋,可能造成泄漏汽油溢出防護堤,增大處置難度,并引發周邊環境的污染。15時20分,經縝密計算,現場總指揮部決定每小時進行一次泡沫覆蓋,減少滅火劑用量,并調集3輛大型油料運輸車到場進行輸轉。 而此時,防護堤在幾近滿負荷油水混合物的重壓下,少量廢水、廢油已通過下水道等通孔、管道流入到周邊水域。此外,經過近8個小時的揮發,周邊易燃易爆氣體濃度越來越高,爆炸的危險正在不斷加大。更嚴重的是,氣象部門報告,未來5個小時內,深圳將有雷雨天氣。 19時30分,現場總指揮部組織召開專家組會議。決定采用石化專家提出的內循環輸轉法建議,打開防護堤內一段進油管路盲板,連接上直徑為150毫米的吸油軟管,將防護堤內泄漏汽油直接通過輸轉泵吸入到6號罐 (空罐)。 20時40分,經過消防攻堅隊員和公司技術人員全力奮戰,6號罐輸轉泵成功啟動,將輸轉量提高到每小時近300立方米。 12日1時30分,除罐內剩余近100立方米外,泄漏油污全部輸轉完畢,整個救援行動取得決定性勝利。 經驗體會 科學輸轉 嚴格防爆 此次事故發生在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期間,社會關注度之高、油料泄漏量之大、面積之廣、現場情況之復雜、爆炸風險之高,為廣東近年來之最。事故得以成功處置,我們主要有以下經驗體會: 一是輸轉處置措施科學有效。在油品輸轉速度慢,現場不可預測風險加大的情況下,現場總指揮果斷拍板采用專家意見,創造性地利用內循環輸轉法,將泄漏油品輸轉速度提高了近3倍。 二是安全防護措施嚴格到位。現場劃分重危、輕危和安全3個警戒區域,增派警力,加強安全防護巡查,嚴格落實安全措施,實行“零容忍”、“零差錯”,消除一切可能引起爆炸燃燒的火源條件。 三是防爆抑爆措施成效顯著。暫停鄰近企業生產,及時疏散附近群眾,同時每20分鐘對防護堤和下水道、河涌的泄漏汽油進行一次泡沫覆蓋,降低汽油揮發。此外,將罐區所有下水道井蓋開啟,排放內部揮發氣體并稀釋濃度,防止發生轟燃和爆炸。 四是防污截污措施及時有效。現場調集環保專業處置力量在河涌分段設立圍油欄,大面積投放吸油墊,及時將近20立方米外泄汽油處理回收,防止污染蔓延擴大。 五是官兵同心同德攻堅克難。全體參戰官兵臨危不懼,用辛勤和汗水,在5個小時內控制了險情,在16個小時內排除了安全隱患。現場總指揮部領導先后9次深入泄漏事故中心進行偵察,12次組織召開戰術部署會,確保了整個救援行動安全有序開展。深入泄漏區域的攻堅隊員,佩戴重型防化服,一次次趟過1米多深的油池,冒著隨時有可能發生爆炸的生命危險完成下達的作戰任務。 六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贊譽。公安部副部長劉金國對事故的成功處置作出“堅決、及時、科學、果斷處置,予以表揚”的批示。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和深圳市市長許勤簽署《感謝信》,稱贊消防官兵舍生忘死、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鋼鐵精神,表示消防部隊為深圳作出的重大貢獻將永遠載入深圳發展的史冊。 (講評人牛躍光系廣東省消防總隊政治委員,曾歷任公安部消防局戰訓處處長、江蘇省消防總隊總隊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