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開始,遼寧盤錦市消防支隊在審核、驗收和日常監督檢查過程加大了對建筑外保溫材料的監管力度,并在盤錦市范圍內開展了建筑外保溫材料專項整治工作。截止到3月中旬,盤錦市共檢查在建工程28項,責令拆除不合格建筑外保溫材料12000平方米,有效地消除了潛在的火災隱患。
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工程建設數量和規模都在不斷增加和加大,前段時間上海膠州教師公寓和沈陽皇朝萬鑫大廈相繼發生建筑外保溫材料火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得建筑易燃可燃外保溫材料成為人們關注的一類新的火災隱患。為此,公安部與住建委聯合制定的《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防火暫行規定》,將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納入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和備案抽查范圍。凡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和消防驗收范圍內的設有外保溫材料的民用建筑,均應將建筑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納入審核和驗收內容,加強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的消防監督管理,要求建筑外保溫材料要嚴格使用A級(不燃)材料,把火災隱患控制在源頭,防止此類火災的再次發生。
盤錦市消防支隊在開展此項活動中,還結合近年來發生的幾起影響較大的火災特點,進行了原因分析:一是施工現場可燃材料多,用火、用電多。二是施工周期長,交叉作業多。如高層建筑、大型體育場館等建設周期一般為兩年至三年,各種施工工序相互交叉,管理不便,火災隱患不易被及時發現。三是臨時用電線路多,現場用電量大,線路連接及配電箱制作安裝不規格,極易跑電、漏電、產生電火花,遇到易燃、可燃材料容易引起火災。四是工地缺乏消防水源與通道。一般工地往往只有臨時水源,工地設置圍柵,多種基建材料散布于室外場地,使消防車難以接近火場,妨礙滅火戰斗展開。五是火災蔓延速度快。建筑工地由于樓梯間、電梯井、管道井等豎井尚未施工完畢,發生火災時煙囪效應明顯,而且風力隨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再加上建筑工地封閉性不強,是火災更加難以控制和撲滅。六是撲救困難。建筑工地各種固定消防設施尚不能投入使用,只能依靠外部力量撲救火災。(來源:盤錦市政府 消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