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水“8·23”大火,凸顯出全市既有建筑火災隱患問題,今年佛山終于走出探索性一步。作為今年全省火災隱患重點整治地區的南海里水鎮,在消防部門的指導下,選取了一個村辦工業園,試點完成了7家既有建筑企業的火災隱患整治。
7家試點企業整治火隱
這7家試點治理既有建筑火災隱患的企業,位于南海里水的北沙村沙洛工業區。里水鎮專職消防隊劉隊長介紹,這些企業廠房都是上世紀90年代建設的,大部分屬于磚木結構,加上生產車間混合宿舍、倉庫、飯堂,沒有任何間隔,生產原料和制成品儲存堆放極不規范。企業中有做印刷的、有做鋁板五金的、有做塑料鞋材的,作業時經常使用電焊和大量化工用品,潛在的火災危險性比較大。
在其中一家印刷廠由于工藝需要,印刷過程中工人需要用到液化石油氣,原先為了方便操作,幾個大型的液化石油氣瓶就放在生產車間內,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經過消防人員的指導,工廠在車間后面的空地建起一個房間,專門存放液化石油氣瓶,然后通過管道把液化氣輸送到生產車間。
隨后來到該工廠的宿舍區,舍區與生產車間之間有一條小走廊,廠方為了遮擋陽光和雨水,在走廊二樓處搭建了鐵棚,“這樣如果生產車間發生火災,煙、火苗沒地方排放,只能通過宿舍樓梯往宿舍躥去。” 劉隊長說,“這種做法也使該廠房成了‘三合一’場所。”經整改,廠方將鐵棚拆除。
據悉,該工業區的7間企業按照既有建筑消防安全治理的要求已全部完成整改工作,新增了消防栓18個、防火門5個、防爆倉2個、新添置滅火器76目等消防設施一批。
試點經驗或向全市推廣
現場消防員說,所謂既有建筑,一般是指1998年消防法實施前已經建設并投入使用的建筑物。這部分建筑物未取得任何消防設計審核和驗收手續,存在大量的消防隱患。佛山消防部門之前曾摸查過,全市有幾萬家既有建筑。去年三水8.23大火,起火的建筑就屬既有建筑。
“這部分建筑要重新補辦手續的話,難度比較大,而現實存在的火災隱患無法回避,當務之急,就是從消防安全的角度盡快進行整治,達到基本的消防安全生產條件。”劉隊長解釋。
里水鎮試點開展的既有建筑整治,包括為企業生產、倉庫、住宿、煮食劃定安全合理消防間距;加設疏散通道;車間內增設消防栓、滅火器等消防設施等。目前,7家試點既有建筑企業的消防改善,所需的近25萬元費用,有7萬多元由鎮政府負責,其余的由既有建筑業主及經營者聯合出資。這7個試點企業完成整治后,消防部門會幫他們重新備案建檔。
里水鎮計劃結合當前的試點進度,分步驟在全鎮推廣,以治理全鎮的既有建筑火災隱患。佛山消防部門也計劃視里水的試點情況和正在開展的“三小”場所火災隱患整治,探索下一步針對既有建筑的整治方法,繼而在南海全區甚至全市推廣鋪開。
相關信息:今年,里水未發生較大火災 據南海里水鎮通報,自列入全省火災隱患重點整治地區以來,里水鎮以“三小”場所、公眾聚集場所為重點,全面開展火災隱患整治工作。今年以來,里水鎮沒發生較大火災事故,火災死亡、受傷人數均為0。 據介紹,里水鎮共對9000多家各類廠企、三小場和出租屋進行消防安全檢查,消除火災隱患3700多處,清理違規“三合一”680多人。目前,已發現的各類火災隱患均得到有效整治。此外,實行消防行政處罰8宗,罰款金額10.5萬元,“三停”處理4家,臨時查封1家,行政拘留1人,極大地提高了火災隱患的整治執法震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