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市在209米高的利和廣場舉行高層建筑消防綜合應急救援演練
為檢驗高層建筑綜合應急救援能力及各應急救援力量的協同作戰能力,4月24日上午10時,廣東省中山市政府在中山最高建筑利和廣場(又稱中山國際金融中心)舉行大型消防演練。
演練模擬利和廣場A座辦公塔樓20層寫字樓內因電線過載短路引發火災,火勢迅速向附樓和主塔樓蔓延,燃燒面積達400平方米,火勢發展迅猛并產生大量濃煙,有形成立體燃燒的危險,共造成10人受傷,著火樓層以上共有被困工作人員約400人。
![](http://www.gdfire.gov.cn/mtyx/UploadFiles_3848/201204/2012042508570767.jpg)
利和廣場物業管理公司、市消防局、市政府先后啟動應急預案,消防部門的綜合應急救援隊、公安機關的反恐處突專業應急救援隊、交警部門的道路交通事故專業應急救援隊、安監部門的生產安全事故專業應急救援隊、衛生部門的醫療救護和公共衛生事件專業應急救援隊、供水部門的供水保障專業應急救援隊、供電部門的電力保障專業應急救援隊及環保部門的環境突發事件專業應急救援隊等8支應急救援隊伍分別到場,開展自救和被困人員救援、群眾緊急疏散、火災撲救、搶險救援、交通疏導、傷員救護、安全隱患監測、大氣環境檢測監測等應急處置。演練中,各職能部門共出動消防等應急救援車輛30輛,各類救援人員近400人到場實施救援,其中
消防車20輛,包括大功率水罐消防車3輛,云梯消防車3輛,高噴消防車3輛,搶險救援消防車2輛,其他消防車9輛;其他職能部門的救援車10輛。約30分鐘后,火災被撲滅,受傷被困人員全部獲救。
辦公室突燃“大火” 單位緊急自救
上午10時整,利和廣場20層辦公室突然著火,窗口冒出滾滾濃煙,火勢迅速向辦公室兩側和樓上蔓延。頃刻間,大廈淹沒在火光和濃煙之中。經偵察,大廈內共有10名群眾被煙火圍困,情況萬分緊急!
利和大廈消防監控中心接到辦公塔樓20層辦公室電纜井區報警器的報警信號后,立即調派附近樓層的安保人員到場查看。保安員查看后迅速報告了火情,大廈值班經理立即組織人員疏散和初起火災撲救,并向119指揮中心報警。
![](http://www.gdfire.gov.cn/mtyx/UploadFiles_3848/201204/2012042508570799.jpg)
隨后,大廈管理方立即利用事故廣播系統,用雙語進行廣播,通知樓內所有人員按照保安員指示的路線撤離大樓,并組織義務消防員利用室內消火栓和
滅火器材滅火,通知消防維修工待乘客安全撤離電梯后立即切斷除消防電梯外的其他電梯所有電源,使消防電梯處于消防功能服務狀態,組織保安人員維護外圍秩序。
大廈還立即啟動了單位火災應急救援機制,成立指揮組、滅火救援組、警戒組、設備組和疏散救護組,迅速展開應急救援工作。
消防局、市政府啟動應急機制 調兵遣將到場救援
中山市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后,立即出動消防支隊全勤指揮部,調派第一批消防隊伍,包括城區消防大隊市區一、二中隊,特勤消防中隊的水罐車、泡沫車、高噴車、云梯車、搶險救援車等共10輛消防車70余消防指戰員前往救援,同時向中山市110指揮中心請求派出公安、交警力量增援。110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后,立即派出東區公安分局、交警支隊到場協助處置。
![](http://www.gdfire.gov.cn/mtyx/UploadFiles_3848/201204/2012042508570789.jpg)
消防隊到達現場后,通過外部觀察、內部偵察、詢問本單位應急指揮組和利用大廈消防監控中心觀察等方法進行火情偵察,判定火勢發展情況,并下達了作戰任務。本著“救人第一”的思想,消防隊在第一時間實施救人,在救人的同時控制火勢發展。鑒于現場火勢較大,被困人員較多,消防支隊全勤指揮部又陸續調派開發區、黃圃、三鄉、小欖中隊14臺消防車80余名指戰員到場增援,并向市應急指揮中心報告,請求啟動市較大火災預案,組織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到場協助開展救援工作。市應急指揮中心接報后,馬上向市政府分管領導、副市長譚培安匯報,經同意后利用覆蓋全市的800兆數字集群系統向市衛生局、交警支隊、安監局、環保局、供電局、供水公司等相關職能部門下達指令,要求馬上派員到場開展應急救援。
在調派各類力量的同時,演練的主力——消防部門的綜合應急救援支隊全力組織開展救人和滅火工作。大樓外墻可以看到,被困的員工正在消防隊員的指導下,利用高空救生緩降器進行逃生;32米、53米直臂云梯消防車的平臺漸漸升起,分批對被困群眾實施救援;現場的消防車實施雙車串聯供水,組建了多個滅火攻堅組對20層進行強攻滅火。
![](http://www.gdfire.gov.cn/mtyx/UploadFiles_3848/201204/2012042508570825.jpg)
各路應急救援力量相繼到場 “大火”被最終撲滅
10時20分左右,中山市公安局的運兵車和搭載20名特警、30名保安特勤的運兵車到達現場,現場指揮部要求他們在原來的警戒線基礎上馬上擴大警戒范圍至150米,協助疏散大樓周邊人員,勸離圍觀群眾,協助交警疏導車輛。衛生局、交警支隊、安監局、環保局、供電局、供水公司等其余6支應急救援力量也先后趕到現場,開展對受傷群眾緊急救治,臨時交通管制,安全隱患監測和現場大氣環境中的燃燒產物有害物質檢測監測等工作。
10時27分,大樓內部被困人員全部救出,火災得到有效控制,現場指揮部發出了總攻命令。只見大樓北側的三臺大功率水罐泡沫車頓時噴射出三條大水柱,8臺主戰消防車開足馬力投入戰斗,8條充實的水龍射向火魔,對火場形成威猛的戰斗力。
![](http://www.gdfire.gov.cn/mtyx/UploadFiles_3848/201204/2012042508570771.jpg)
10時29分,現場明火基本被撲滅,群眾疏散完畢,被困群眾已全部救出。消防全勤指揮部要求各參戰的消防隊伍繼續加強攻勢,消滅殘火,逐層清理。10時31分,“大火”被徹底撲滅,現場清理完畢。
演練圓滿結束 綜合應急救援能力受肯定
10時32分,演練圓滿結束。據介紹,本次高層建筑消防綜合應急救援演練,是中山市有史以來開展的一次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參戰人數最多的消防綜合應急救援演練,共調派了公安、消防、交警、衛生、供電、供水、環保、安監等共8支應急救援專業隊、19個單位、共300多名指戰員、500多名群眾以及36輛車參與演練,也是自2010年我市成立綜合應急救援支隊后,首次向全市人民展示全市綜合應急救援實力的一次大型演練。
![](http://www.gdfire.gov.cn/mtyx/UploadFiles_3848/201204/2012042508570876.jpg)
據介紹,中山市綜合應急救援支隊由市政府統一領導,由市應急辦指揮,涵蓋了公安、消防、安監、交警、衛生、環保、建設等多個部門,是我市處置突發災害事故的尖刀隊伍。一旦發生較大以上自然災害、化學事故、火災事故、建筑物坍塌等突發災害事故,市應急救援預案馬上啟動,市綜合應急救援平臺馬上組織應急隊伍集結并到場處置。現場觀摩演練的廣東省消防總隊副總隊長林炳榮表示,中山市綜合應急救援支隊在全省率先成立、率先發展,每年至少舉辦一次大型的綜合演練,是全省最為成熟的綜合應急救援力量之一。
演練總指揮、中山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譚培安介紹說,2010年以來,中山市先后成立了6支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市應急救援支隊及6個鎮區應急救援大隊),升級完善了一批高、精、尖的救援裝備器材,構建起以現役隊伍為主,以政府專職、企業專職和志愿隊伍等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為補充的綜合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實現了全市24個鎮區的100%覆蓋,全面夯實了全市綜合應急救援的基礎,為保障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作出了積極貢獻。2011年,全市共發生火災99起,共接警出動3882起,出動車輛7720輛次,出動警力4萬多人次,搶救和疏散被困人員3426人,搶救財產價值超過8億元,實現2010年、2011年連續兩年火災事故“零死亡”。
![](http://www.gdfire.gov.cn/mtyx/UploadFiles_3848/201204/2012042508570871.jpg)
相關鏈接
利和廣場相關情況。利和廣場位于中山三路,集購物、休閑、娛樂、餐飲、酒店、辦公為一體,總投資超過40億元。雙子樓總高209米,建筑總面積為300771.9㎡,為地下2層、第1~7層為裙房,第8層及以上分為辦公、酒店兩座塔樓,其中A座辦公塔樓為地上47層,B座酒店塔樓為地上53層。地下1、2層為Ⅰ類汽車庫(停車數量為817輛)。其中,A座辦公塔樓第9、26、41層為避難層,B座酒店塔樓第9、26、41層為避難層。利和廣場主體建筑為鋼管混凝土結構體系。兩塔樓之間相隔65米,由裙房將兩樓聯系在一起。建筑設有室內外消火栓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機械防排煙設施、氣體滅火系統、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
中山市高層建筑情況及相關消防救援裝備情況。據統計,目前中山市共有各類高層建筑1439幢(其中50米以上高層建筑346幢),而全市僅有登高平臺和云梯消防車18輛(其中53米1輛,34米2輛,32米9輛,32米以下6輛),近半舉高消防車存在服役年限長、智能化程度低、安全可靠性差等突出問題,急需解決。
![](http://www.gdfire.gov.cn/mtyx/UploadFiles_3848/201204/2012042508570889.jpg)
高層建筑的定義。高層建筑是指高度在24米到100米之間的建筑,其中50米以上稱為一類高層,100米以上的則稱超高層。高層建筑遇火情,樓梯可以救急,逃生時應盡量利用建筑物內的防煙樓梯間、封閉樓梯間,有外窗的通廊、避難層和室內設置的緩降器、救生袋、安全繩等設施。
高層建筑火災應對措施。 1、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千萬不要急于跳樓。如果所處樓層已經著火,樓梯尚未封死,火勢不十分猛烈,可以披上用水浸濕的衣被,從樓上快速沖下樓或進入疏散樓梯再撤到安全地帶。從走道里逃生,要貓著腰,緊貼墻壁,頭部盡可能貼近地面行走。帶孩子的人要把孩子抱著走。逃離時要用濕毛巾捂嘴,以降低濃煙的侵害。2、盡量逃往避難層。自高層建筑首層至第一個避難層或兩個避難層之間,一般不超過15層。之所以這么規定,是因為大多數消防云梯的救援能力在50米左右,而這個高度大致相當于15層樓的高度。安全樓梯必須途經避難層,順著樓梯往下跑的時候,強制性地讓逃生人員進入避難層,繞一圈后才可以從另外的出口出去。 3、發生火災時,可以用滅火器或者消防拴第一時間撲滅,此時還應呼喊周圍的人出來參與滅火和報警,如果火勢無法控制,應該立即自己疏散,并且走時要把房門關上,防止煙氣進入走道。逃出火場后,不要再顧忌遺留在室內的物品,再返回去拿。
![](http://www.gdfire.gov.cn/mtyx/UploadFiles_3848/201204/2012042508570721.jpg)
高層建筑火災逃生常識:
逃生錯誤一:坐電梯、盲目跳樓
千萬不可鉆到床底下、衣櫥內、閣樓上躲避火災,這幾個是火災現場最危險的地方。另外,不可盲目跳樓,在得不到及時救援,又身居高層的情況下切不可盲目跳樓,可用房間內的床單、被里、窗簾等織物撕成能負重的布條連成繩索,系在窗戶或陽臺的構件上滑向樓下,也可利用門窗、陽臺、排水管等逃生自救。
逃生錯誤三:夸大或回避危險
火警信號傳來時,若單憑主觀臆想夸大火災危險,則很容易產生恐慌,使人喪失理智,對疏散路線不加選擇,甚至會從幾十層的高樓上跳下;反之,有意回避危險,會讓費掉寶貴的疏散時間。
逃生錯誤二:下堵上逃 隨大流
建筑物下放起火,向上逃生,這時相當一部分上層被困人員的選擇。而當樓梯間一旦有煙火侵入,“煙效應”會使煙氣迅速向上蔓延,致使人員被煙熏昏甚至死亡。
![](http://www.gdfire.gov.cn/images/images3/article_1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