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看到媒體上有“清剿火患”的字眼,我感觸良多。我今年67歲,從15歲參加工作起便與消防結緣,屈指一數,這份延續至今的情緣已長達半個多世紀。
1960年,我進入廣東省茶葉進出口公司沙基東加工廠(下稱“茶廠”)工作。當時茶廠位于廣州荔灣區六二三路,那里人口稠密、工廠密布,附近民居和工廠是磚木結構建筑。由于茶葉屬易燃物,存放忌高溫,因此茶廠被公安消防部門定為一級防火企業,消防安全工作尤為艱巨。在茶廠工作期間,我接觸和參與了企業的消防工作,至今仍記憶猶新。
進廠初期,我被分配到負責烘焙特種茶的焙房小組工作,當時我們要面對著50個煤爐進行高溫作業,把茶葉放進焙籠內烘焙。每隔幾分鐘把茶葉翻炒一遍,直至其水分和顏色達到成品要求才倒出來攤涼,領班則負責把原料茶拉進來,又將已焙好的茶葉拉出去堆放。由于焙房場地不大,空間有限,已烘焙好的茶葉尚未完全冷卻就裝箱(袋)并摞在一起,極易造成內燃誘發起火。而當時廠房設備簡陋,消防設施設備更是少得可憐且技術含量較低,焙房只設有一個大水池和幾個泡沫滅火器。我和工友們深知自己責任重大,大家都互相監督,彼此提醒,頻繁巡查,尤其留意煙火等發生火災的蛛絲馬跡。在完成繁重的生產任務的同時,我們堅持把企業消防安全放在首位,茶廠從未發生過一起火災。
上世紀60年代,我有一次在越秀山體育場觀看消防表演,親眼目睹了外貿系統幾位女同志(其中一位是已有兩個孩子的母親)表演高難度的“掛鉤梯登樓”和“撐竹桿登樓”,她們颯爽的英姿、矯健的身手和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深深地打動了我。
1971年,因為公司業務發展,茶廠遷至海珠區,原址改作公司儲運倉庫,我當上了倉管員和班長。讓我感到終生難忘的是1965年參加的一次消防表演。當時我們倉庫女子義務消防隊接到市公安消防局通知,赴廣州市郊天河舊機場參加消防匯演。我們的表演項目是“7人手抬泵滅火戰斗”,我們7個人分兩排背靠背、手握車頂攔桿,整齊地坐在車頂上,一路上我們英姿颯爽,愜意無比,廣州有史以來第一次有女性享受如此高規格的“待遇”坐上消防車!到達目的地后,表演場地東面有兩個大汽油桶,西面搭建了一間簡易木屋,屋內凌亂地堆放著不少雜物。“點火開始!”一聲令下,早已蓄勢待發的我們迅速各就各位,各司其職,抬泵、找水源、接駁硬尾喉、拋水帶,姐妹們動作嫻熟,配合默契,沖向起火點,用水槍射向火頭,隊長用破拆工具迅速打爛木屋門、挑開屋內雜物,全隊齊心合力,干凈利落地撲滅了起火點,頓時引來全場掌聲雷動。
如今我已退休在家,但仍然積極參與街道或社區消防宣傳活動,仍然情系消防事業。(來源:老人報)
![](http://www.gdfire.gov.cn/images/images3/article_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