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員工違章用電,引發酒樓大火,一時濃煙四起,并通過“空中走廊”擴散至
這是
樓內的工作人員有序“逃生” 張曉豐攝
今年11月9日是第21個全國“119消防日”。當日,廣東省消防總隊、廣州市消防支隊聯合舉行了“119消防安全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暨大型滅火應急疏散演習。省政府副省長劉昆出席會議并宣布“119消防安全宣傳月”活動正式啟動。省公安廳副廳長鄭東,廣州市副市長陳國,省消防總隊總隊長雷盛武少將、政委牛躍光少將出席當日活動。高樓白領上演“勝利大逃亡”
在高樓林立的廣州珠江新城,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即“西塔”)猶如一根“擎天柱”矗立于廣州新中軸線,消防部門接警后快速趕到現場“撲救” 陳育斌攝
發現“火情”后,大樓物業單位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人員進行撲救,并向工作人員發出通報,開始疏散樓內人員,同時向消防部門報告火警。雖經樓內保安人員緊張施救,但由于火勢蔓延過猛很快就失去控制。要命的是,高溫濃煙通過西塔主樓與裙樓之間的“空中走廊”迅速蔓延至主樓,在“煙囪效應”的作用下,煙火通過主樓密布的管道豎井向更高層蔓延。很快,13樓、31樓、49樓、67、81層樓對外開啟窗戶先后冒出濃煙。 在現場記者看到,數百名大樓員工和消費者手捂口鼻,彎著腰跑步向外疏散。裙樓數十名人員因逃生不及時,被困火場,焦急地向窗外揮舞著白手巾求救。而西塔主樓因樓層過高、人員密集,為避免疏散通道過于擁擠引發踩踏事故,保安人員將200余名“白領”引導至避難層。消防官兵模擬“救出”受傷群人 張曉豐攝
據介紹,避難層是高層建筑火災中供短時間內無法疏散人員停留使用的相對安全區域,樓層設有緊急救護箱和消防專線電話,可通過消防專線電話向監控中心報警或求救。高精消防裝備立體滅火
隨后,數十輛消防車呼嘯而來。5輛高噴車先后抵達,并向主樓、裙樓著火樓層噴水滅火。一輛78米消防云梯車出動參加救援演練 陳育斌攝
廣州市消防支隊司令部副參謀長黃伯雄告訴記者,超高層建筑滅火救援是當今世界的一大難題。為搞好這次演習,市消防支隊動用了除消防船外的所有高精消防車輛裝備,如超高層建筑火災自救是關鍵
高層建筑是指高度在消防部門接警后快速趕到現場“撲救” 張曉豐攝
省消防總隊防火部部長羅云慶告訴記者,超高層建筑的消防審核、驗收均有嚴格的標準,樓內一般都設用價格昂貴、智能化的消防控制中心、報警、煙感、滅火等自動化消防系統以及避難層、防煙樓梯間等設施。比如廣州塔、西塔、中信廣場內,就都設有避難層和避難間。 “最擔心的是內部消防設施缺乏維護保養失去作用,這將是致命的?!? 羅云慶說,如何確保不發生火災或者發生火災在初期階段就能夠有效控制,保持消防設施正常運作,加上平時嚴格的制度化管理和經常化的應急疏散演練至關重要。消防部門接警后快速趕到現場“撲救” 陳育斌攝
據介紹,理論上最先進的消防車的工作高度可達在這種情況下,大樓的物業公司在第一時間對火災進行處置,人員第一時間得到有效疏散最為關鍵。
據介紹,高層建筑滅火的難題之一是起火點高度超出消防供水高度和高噴車最高射程。面對日益拔高的超大型城市,廣州市消防部門加強了對超高層建筑滅火難點和滅火方法的探索,力求充分挖掘現有消防設備的潛力。目前,廣州消防部門采用沿建筑內部豎井管道鋪設水帶的方法,通過消防船與消防車接力串聯供水、消防車與手抬泵耦合供水等方式,能夠將水直接供到
消防部門接警后快速趕到現場“撲救” 陳育斌攝
新聞鏈接 摩天樓發生火災怎么辦?消防專家介紹,一般高層建筑的走火樓梯都是封閉的,如果防火門完好無損,煙火短時間是根本進不去的。條件比較好的走火樓梯里面還有照明燈和通風設備,“只要進入了走火樓梯就等于進入了安全區。”發生火災時,不管是高層還是低層,應盡量走樓梯往下疏散,因為火勢是向上蔓延的。 此外,靠近樓頂的樓層,也可沿著通至屋頂的樓梯進入樓頂。或者可躲進避難層、避難間等待消防人員解救。如果發現整個樓道里全是濃煙,分不清東西南北時,干脆就不要亂動,可緊閉房門減少煙氣、火焰進入,并用水澆濕房門,用濕毛巾堵塞縫隙,躲在窗戶下或陽臺避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