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粵消防在線”新浪微博滾動直播
下午2點左右 ,從滅火救援前方傳來好消息,中海油惠州煉油分公司火災明火燃燒面積已被控制在10平方米左右。記者了解到,由于火災現場還有大量物料(主要是二甲苯,約有1170噸)在燃燒。因為沒有閥門,不具備堵漏條件,難以在短時間內一步到位將其撲滅。檢測表明,現場一氧化碳,氨氣已經超標,為防止爆炸事故發生,現場指揮部釆取在著火的臨近裝置周圍架設了12支水炮,以400升每秒,約每分鐘2000噸的射流量對起火裝置進行冷卻,保證物料的穩定燃燒,并成功控制在10平方米的燃燒范圍內。
據參戰消防人員介紹,因燃燒的物料為易燃易爆物質,在不具備堵漏條件下,如果強行將其撲滅,可能因易燃易爆氣體聚集造成爆炸事故,給火災撲救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因此,現場指揮部決定采取邊冷卻,邊觀察,邊檢測的方式,盡量將物料的燃燒面積控制在最小范圍,待著火裝置圧力趨小時再找準時機全部撲滅。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為確保滅火指揮的協調性、準確性,現場指揮部每隔半小時就要開一次戰術協調會,適時根椐現場情況調整供水強度和兵力部署,等待滅火最佳時機。
在此基礎上,為減少供水壓力和對周圍水環境的污染,消防官兵還在著火裝置周圍筑起防護堤,防止油品向外圍水環境擴散。同時,消防官兵還充分利用防護提內的水進行二次使用。據初步估計,防護堤內約有三分之一的廢水被重新抽取循環使用,直接打入到著火罐區。另外,消防部門還在現場設立高空瞭望哨,對現場進行即時監控,同時派出多名檢測人員,對現場易燃易爆有毒氣體,進行監控,防止發生爆炸中毒事故,危及消防官兵安全。 新聞鏈接 芳烴(又名碳九C9/c9),別名 芳烴石油樹脂。主要從重質副產裂解油中分出苯、甲苯、二甲苯后的剩余餾分(C8~C11)經在酸性催化劑存在下聚合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