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語言是思想的外殼,只有做得好才能說得好;
他說:新聞發言三要素——情感、措施加速度!
他說:聽人民說話,讓媒體說話,天不會塌下來!
他,就是武和平,公安部新聞發言人、宣傳局局長。20年前,他因破獲開封博物館“9.18”文物大案而聞名全國,現如今,他從刑偵專家轉型為新聞發言人已有7年。7年時間,他常置身于各類非常事件的漩渦之中。面對麥克風和鏡頭,他用真情和理性贏得了媒體和人民的掌聲和信任。
![](http://www.hbfire.com/uploads/tougao/120320/1_120320163059_1.jpg)
![](http://www.hbfire.com/uploads/tougao/120320/1_120320163112_1.jpg)
3個小時的課程,充滿了吸引眼球的大事件。從甕安“不安”到石首“失守”,從“躲貓貓”到“俯臥撐”,從“非典”到甬溫線鐵路交通事故,既是武和平親身經歷的典型案例,又是公職人員唯恐陷入的輿情危機。通過一個個經典案例的解析,我們看到了“官”與“媒”交手方式的變化——對于突發事件,從最開始的“基本不說”到“基本要說”,到現在要學會“真說、敢說、主動說”。
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質,消防部隊也時常會面對突發事件。在談到如何應對火災等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時,他給出了消防部隊要與新聞媒體取得“互動中的雙贏”的命題。遇到突發事件怎么辦?口徑如何擬定?召開現場發布會有哪些注意事項?遇到網上炒作如何處置?怎樣應對失實報道?……這一些列的問題,武和平都通過他的親身經驗給予了解答,既有歸納的理論原則,又有實際的操作措施,使受眾從思想觀念、工作機制、操作方法三個方面對消防宣傳和輿論引導獲得了新的認知。
武和平是消防部隊的老朋友。在任職于開封市公安局時,作為分管消防工作的局長,他熟悉消防,并且與消防部隊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對于湖北消防“三提示”等社會化宣傳工作,他亦給予高度評價。
3個小時的授課過程中,武和平一直保持挺直腰板的坐姿,這亦是他文武兼修的體現,既有警察的朗硬,又有文人的儒雅,極符合公安部新聞發言人的特色。
3個小時的講座,充滿著思想的火花。武和平的語言表達極富感染力,名人警句信手拈來。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僅是他系統縝密的思維、嚴謹流暢的語言、貼切優美的用詞,還有常年與媒體打交道練就的幽默與睿智,最難能可貴的,是他還保有著一顆兼具開創性與時尚感的心。這3個小時的講座,讓聽眾感受到的,不僅是一名新聞發言人的口才,更多的是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工作的不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