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做好全市消防工作,堅決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尤其是群死群傷火災的發生,格爾木市政府緊密結合全市消防工作實際和火災形勢,堅持“科學定位、統籌發展”的原則,全面推進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傾力構筑消防安全保障體系,從根本上保障全市消防安全環境,全面提升全市火災防控綜合能力。
一是堅持政府主導,建立消防安全責任制度體系。市政府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群眾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運行機制,全面落實消防安全工作責任制,在年初全市消防工作會議上,市政府逐級與消防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四區行委、各鄉鎮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以及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簽訂了目標責任書,明確了政府所屬部門的具體責任和工作標準,建立和落實消防安全工作目標責任考核、行政問責、督查督辦、責任倒查等工作機制,促使各級政府依法將消防工作責任制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發展軌道,切實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部門聯合執法,建立多種形式聯動監管體系。為全面構建多警聯動、齊抓共管的消防監管體系,打造消防安全工作新格局,公安、安監、建設等各相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同公安派出所、街道辦事處等基層組織工作人員密切配合,深入到人員密集場所、城鄉結合部、居民棚戶區、大型工礦企業以及“九小”場所,采取社會單位自查、行業系統檢查、相關職能部門督察等相結合的方法,加大消防監督檢查力度,開展立體式、網絡化排查整治行動,對檢查出的火災隱患,嚴格落實整改責任、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做到發現一處、查處一處,努力形成排查整治火災隱患的高壓態勢,堅決將火災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是實現防消聯勤,建立多種形式消防隊伍體系。結合格爾木市經濟發展的實際,市政府在全市范圍內逐步建立起以現役消防隊伍為主力,企業專職消防隊、鄉鎮義務志愿者等多種形式的消防隊伍為補充的城市消防力量,滿足各大型企業、鄉鎮社區各類火災撲救的需要,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發揮重要的作用。同時,消防部門加大對格爾木市煉油廠、青海鹽湖集團、青海中浩天燃氣化工公司等單位專職消防隊伍的指導力度,定期開展業務技能培訓、定期組織考核、定期組織協同演練、定期進行督導檢查,確保形成強大的戰斗力。目前,全市已建成6支企業專職消防隊和4支消防義務隊。
四是加大經費投入,建立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體系。近年來,隨著全市經濟的轉型發展,農村、社區等場所各類火災事故頻發不斷,嚴重威脅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傾力支持,市委、市政府把創建農村、社區消防安全工作作為全市消防工作重點,列入全市火災防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重要范疇,多方投入資金為農村、社區配置了大量的干粉滅火器、滅火毯等基礎消防設施,努力加快公共消防設施和消防裝備建設。同時,按照公安部、加強農村、鄉鎮消防規劃建設的要求,及時指導各鄉鎮、村莊、城鄉結合部制定消防專業規劃,將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全市“十二五”建設總體規劃之中,確保鄉鎮、農村、城鄉結合部消防基礎設施建設與總體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努力實現鄉鎮、農村、社區消防工作新格局,并針對城市發展的實際,有計劃地實施改造、搬遷,合理規劃整體布局,全面推動農村、社區消防工作建設整體發展。
五是創新管理模式,全力構建三級監督管理體系。為加大對社會火災隱患監管力度,各級消防機構、行業主管部門、公安派出所、社區綜治辦、鄉鎮管理人員強化依法監管作用。街道社區結合自身實際,實現“三員”制,即每個社區設立一名消防督導員,每個居民小區設立一名小區消防管理員,每棟樓層設立一名消防宣傳員,全面排查事故隱患和消防宣傳工作;各鄉鎮、農村則實行鄉(鎮)領導包村、村干部包組、黨員干部包重點戶的“三包”措施;基層派出所結合轄區實際,實行定崗、定位、定場所工作舉措,多點布控機制,扎實提高消防監管的實效性和覆蓋率,全面筑牢消防安全防護墻,努力實現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無死角、無盲點,確保全市火災形勢的長期平穩。
六是擴寬宣傳形式,構建全民宣傳教育培訓體系。各單位、各部門牢牢抓住《全民消防宣傳教育綱要》的宣貫時機,與市級媒體建立聯動機制,以營造“人人重視消防、人人關心消防”為的目,切實做到廣播有聲音、電視有節目、報紙有文章、網絡有陣地、街上有標語、社區有專欄,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增強群眾的自防自救能力。同時,加強對鄉鎮兩委人員、社區綜治辦管理人員、公安派出所民警以及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負責人、管理人、明白人的消防業務技能培訓,全面提高各級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切實形成宣傳、教育、培訓為一體的消防工作新格局。
原作者:王有德 審核人:張學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