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支隊在開展雙擁工作時,始終堅持以“文明至上,服務第一,群眾滿意”為原則,以構建新時期和諧警政警民關系為目標,按照“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總要求,不斷探索工作新思路,拓寬工作新領域,創新工作新機制,強力推進雙擁工作進程,不斷提升工作標準,增強社會影響力,為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樹立了消防部隊良好形象。
加強領導,始終把雙擁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支隊切實加強雙擁工作的組織領導,始終堅持把雙擁工作擺在部隊建設的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以支隊主官為組長的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雙擁工作制度、制定雙擁工作計劃,使雙擁工作成為部隊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長期工作。支隊還利用各種時機,對各基層大隊雙擁工作不定期地進行檢查、督促。同時,支隊通過經常性的檢查指導、走訪駐地群眾、定期總結講評等方法,強化對部隊擁政愛民工作的組織領導,調動官兵擁政愛民的積極性,保證擁政愛民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
強化教育,為雙擁工作奠定堅實思想基礎。支隊立足新形勢下雙擁工作呈現的新特點,認真研究對策,加強教育引導,切實解決官兵的思想問題,激發官兵擁政愛民的熱情。一是堅持用正確的理論武裝官兵的思想。引導官兵進一步進一步增強政治觀念和大局意識,增強責任感和服務參與意識,提高官兵對新形勢下加強雙擁工作和警政警民團結的重要性的認識。二是深入開展“四個教育”。在官兵中大力開展“四個教育”(愛國奉獻、革命人生觀、尊干愛兵、艱苦奮斗)。尤其是在重大節日和新兵下隊、老兵退伍等時機,專門安排時間、有針對性地進行我軍的宗旨、性質和傳統教育,從而大大激發官兵勇于奉獻的積極性和為“第二故鄉”做貢獻的熱情,引導官兵提高思想認識,端正工作態度,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切實做到“視人民如父母,把駐地當故鄉”。
注重落實,積極開展擁政愛民活動。一是積極開展扶貧幫困。支隊先后11次走訪慰問孤寡老人、傷殘退伍軍人、特困戶,贈送慰問品價值12000余元;慰問貧困學生6次,贈送字典、書包、課本等學習用具36件套價值3800余元;贈送慰問金7900余元;累計為貧困學生捐款共計1100元;二是積極參加警民聯誼。“六一”前夕,與共和縣部分中小學校聯手,開展了警民聯誼及捐資助學活動,為共和縣部分青少年兒童送去了節日的“消防套餐”。“八一”前夕,召開“迎八一•警民聯誼”座談會,聽取社會單位對消防部隊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參加由海南州委州政府舉辦的“迎八一”軍民聯歡晚會,并表演了精心準備的文藝節目,向各級領導和群眾代表展現“軍愛民、民擁軍、軍民一家親”的時代主旋律;三是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為海南州血站義務獻血,累計獻血量達到10000毫升;累計出動車輛80余次、官兵150人次,植樹1000余棵,澆灌林木200余畝,清洗街道十余次。
抓好宣傳,實現警地雙擁工作的“雙贏”。一是加強宣傳工作。支隊充分利用消防部隊與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聯系密切的特點,及時表彰獎勵先進典型,調動官兵的積極性。同時充分利用地方媒體加大消防部隊先進典型的宣傳工作力度。年內對支隊支援玉樹抗震救災先進集體、三名支援玉樹抗震救災先進個人、一名省級“青年崗位能手”、一名“海南州十大杰出青年”、一名州級精神文明先進個人等典型大加宣傳,切實達到擴大影響面,樹立消防部隊良好形象的目的。二是積極拓展擁政愛民新局面。支隊不斷調整擁政愛民工作思路,不僅出兵、出力、出錢物,更注重出點子、出技術,解決人民群眾生活出路問題。努力將擁政愛民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高潮。年內將倒淌河鎮東衛村定為支隊定點幫扶對象,送技術、送消防知識、送文體器材,盡全力幫助村民脫貧致富;三是搞好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識。支隊通過在中小學開展軍訓、舉辦警民聯誼等形式,深入駐地開展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和中小學生抗御火災及在火場中逃生的能力。
海南支隊將牢固樹立“一盤棋”的觀念,充分把握規律性,體現時代性,富于創造性的具體要求,努力拓展雙擁工作的空間,不斷強化官兵的思想意識,促進各項工作的協調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服好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警民團結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使雙擁共建的“文明之花”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