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警示:“高壓鍋、家電等耐用消費品不可超期服役。”該警示引起了消費者及家電行業的廣泛關注。家電業權威人士再次提醒消費者:別舍不得扔掉超期服役的舊家電。
“超齡”家電耗費能源
針對家電的超期使用問題,筆者在走訪家電賣場時也隨機調查了部分消費者。有不少消費者稱,家里有些家電雖然使用年限較長,但是還能夠正常工作,扔掉有點可惜,也就將就使用了,另買個新的還要再花錢。當然,如果是搬新房,應該會把舊家電處理掉。有的消費者說,等自己的經濟狀況好轉了,就算原有的家電不舊也會進行升級換代。也有些消費者表示,“超齡”電器會及時淘汰換新。
朱偉星稱,淘汰超齡家電不但可以杜絕安全隱患,從社會的角度來說,還可以節約能源。消費者使用“超齡”家電原本是從節約開支的角度出發,殊不知,其實是適得其反,不僅不節約,反而更浪費。“高齡家電不僅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而且也是費錢大戶。且不說高齡家電經常維修所花的維修費用,就是耗電也比低齡家電高出很多,是名副其實的‘電老虎’。一般高齡家電的耗電量要超過原耗電量的40%。”
“超齡”家電安全隱患多
是否所有的家電都有安全使用年限呢?中山蘇寧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偉星說,所有的家電都有安全使用壽命,這同食品有安全保質期一樣,消費者應該理性地使用家電。超過保質期的“超齡”家電就應該堅決淘汰,否則就會增加安全隱患。目前,我國已經針對高壓鍋、燃氣熱水器、燃氣灶具、空調等出臺了安全使用年限標準,而有關彩色電視機、電冰箱等家電,我國尚沒有確立安全使用年限標準。但根據發達國家的標準,彩色電視機的安全使用年限在8至12年,而冰箱則是13至16年,超過這個“安全服役期”,消費者應該對其及時淘汰換新。
朱偉星還表示,家用電器年代過久常會滋生隱患,絕緣體老化易漏電,元件技術指標下降,有害物質易泄漏、耗電量和噪聲易增大,重則危及人身安全,造成觸電、火災和爆炸等事故。目前“高齡”家電傷人已經成為家電使用安全的重要隱患:“高齡”電視機爆炸傷人、“高齡”電熱水器漏電傷人、“高齡”燃氣熱水器漏氣或爆炸傷人、“高齡”洗衣機漏電傷人等等,各種因使用“高齡”家電而發生的安全事故不勝枚舉。因此,為了杜絕安全隱患,消費者有必要淘汰“超齡”服役的家電。
安全防范從購買開始
消協有關人士認為,消費者要防范家電安全問題,還得從購買做起。一些沒有質量保證的家電產品尤其損害消費者利益,而且當消費者利益受到侵害時,很難得到有效的賠償。更有甚者,消費者在二手市場或水貨市場買回的電器安全隱患更加嚴重,很多二手電器都是廢舊的零部件組裝而成的,根本就談不上安全保障。為了杜絕安全隱患,除了淘汰“超齡”家電以外,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就要關注家電電器的質量,最好選擇在大賣場等信譽度高的正規渠道購買那些獲得“3C”認證等相關國家質量認證的電器產品。
中消協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制定強制性標準,要求企業在彩電、電冰箱、電熱毯產品說明書顯著位置明示生產日期及安全使用年限。對于二手貨,有關部門應制定上市前的檢測標準,強化管理工作,確保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家電業內人士對此項建議表示贊同和支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