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的整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應該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科學統籌整治工作。
要結合”三合一”實際,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地點、不同對象對”三合一”場所進行摸底,充分掌握當地“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現狀,針對火災規律特點,及時制定切合實際的整治方案。要全面分析當地火災實際情況,查找共性,對癥下藥。要密切盯住這類場所發展動態,從制度上、源頭上阻止這類場所的發展和蔓延。忌部門之間信息鏈斷裂,形成工作斷頭,造成源頭上的失控漏管。
理清思想、周密部署,引起政府高度重視。
“三合一”整治面廣量大,困難多,整治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當地的支柱產業,影響經濟的發展。因此,當地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三合一”整治工作的領導,增強消除“三合一”現象的緊迫感、責任感和危機感,把消除“三合一”當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事來抓。按照“摸清基本底數、解決突出問題、完善長效機制、掌握主動局面”的思路,積極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管理模式,對關系到老百姓生計并已形成規模的“三合一”市場,納入當地區域總體規劃,劃出專門片區,分步實施建設有利于“三合一”從業人員生產、生活的場所,集中供電、供氣和住宿管理,逐步根治“三合一”場所造成的安全、治安、環保、衛生等系列社會問題。
齊抓共管、綜合治理,長效管理嚴防回潮。
要明確相關職能部門的行政許可條件、執法程序和監管責任;建立和落實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組織有關部門形成整治合力。指導社區和村民委員會與經營者逐一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強化出租房屋管理,落實巡防制度,將社區和農村”三合一”場所納入鄉鎮和街道安監員的監督范圍。“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整治工作不只是消防一個部門的工作,而是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形成攻克“三合一”現象的合力,才能有效消除“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政府、公安、消防、安監等部門要經常不定期的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檢查,做到能夠及時發現火災隱患和排除火災隱患,對違規違章場所要做到立即發現立即現場整改,要建立動態監控機制,嚴防失控漏管,隱患反彈。
結合實際、協調發展,防火防盜齊頭并進。
由于在“三合一”場所防盜、防火兩者之間,消防監督和治安管理的矛盾日趨凸現,消防和治安部門要加強溝通和聯系,在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共同目標下,結合當地實際,針對不同的地點、不同類型的“三合一”場所提出不同的防火、防盜措施和方案,積極尋求有效的解決途徑,減少消防和治安部門的矛盾。同時,加強消防和治安部門的合作,實施動態監控,將“三合一”場所消防監督管理體系和治安防控體系合二為一,結合暫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使防火防盜工作齊頭并進。
樹立典型、試點推進,努力實現消防安全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在開展“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整治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深入調研,將“以人為本、科學治火”的工作思路貫穿其中,兼顧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樹立整治工作典型,找準整治工作突破口,并以此試點,積累有效的整治工作經驗,開展“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宣傳先行、強化培訓,建立完善長效機制。
要廣泛開展消防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對”三合一”場所危害性的認識,增強消防安全意識。以消防宣傳“六進”為載體,通過新聞媒體,利用各種宣傳陣地,發動基層政府、街道辦事處、社區和村、居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廣泛宣傳“三合一”場所的火災危害性和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宣傳消防安全常識和火場逃生自救技能,對火災隱患嚴重且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堅決予以曝光,使各經營者能自覺抵制“三合一”現象,增強群眾消防安全素質和單位的自身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另外還要加強對”三合一”場所法定代表人、重點崗位和特殊工種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對嚴重的火災隱患要予以通報,加大督促力量,切實提高”三合一”場所經營者及從業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和逃生自救能力,增強隱患整改的自覺性。完善火災隱患舉報投訴受理、查處、反饋制度,設立舉報電話和信箱,引導和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三合一”場所的從業人員積極舉報火災隱患,參與整治工作,逐步使“三合一”失去生存、發展的土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