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的發展是隨著社會經濟和交通的發展應運而生的。國情不同,地域差別;隧道設計規范及標準尤其消防方面的要求總是滯后隧道的發展;同時由于管理方面的差錯,致使隧道的火災隱患較為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防火救護設備少。不少隧道沒有按要求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自動滅火系統聯運控制系統,有些隧道甚至缺少必要的消防水源和滅火器材,消火栓間距過大,無消火栓水泵接合器,也沒有設置必要的防火區,救護工具缺少。一旦發生火災,現場人員無法及時滅火,救援人員也束手無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此者在鐵路隧道中表現的尤為突出。
2、通風排氣道少。隧道內通風排氣道少,必然造成通風不暢,溫度上升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汽車尾氣等許多有毒有害氣體滯留在隧道內,不但傷害人體健康,而且還易發生火災和爆炸,造成重大損失。
通過隧道運輸可燃、易燃及爆炸危險物品多,由于空間狹小,通風不暢,許多有害物滯留在隧道中,遇高溫明火極易發生火災和爆炸。1999年3月24日,位于法國監管地段的勃朗峰隧道內發生火災,該隧道是意大利和法國通過阿爾卑斯山的交通要道,寬8.6米,長11.5公里,中午11時許,一輛滿載面粉和黃油的比利時長車在隧道中部失火,接著迅速殃及前后車輛,大火持續48小時,造成41人死亡及重大財產損失的慘劇。
3、水下隧道,鐵路隧道,缺少緊急出口通道,尤其是單孔隧道。當前各隧道的外觀化較優美,結構各不相同,高度和密度也各有不同,但普遍缺少緊急進出口,尤其是一些單孔隧道,江河湖海水下隧道,只能從兩端進出,地鐵隧道也只能從車站進出。有些隧道雖有少量進出口,但標志不醒目,或者作為他用。如果發生火災,不但消防和救護車輛無法迅速到達現場,人員及物質的疏散也相當困難,必然造成重大災難。
4、通信不暢,嚴重制約了隧道火災的撲救。長大隧道應按要求設置的有線、無線通信均不能設置到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