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社會消防安全意識較為薄弱,導致對安全工作不聞不問,不懂簡單的防火、滅火常識,不會操作使用滅火器材撲救初起火災。一旦發生火災,也只好望而興嘆,等待的是慘痛教訓;
2、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多,私人財富的大量增加,成千上萬的家庭進行了房屋裝修,并購置了許多家用電器,火災荷載和火災危險性大增加,一旦發生火災損失慘重;
3、人們的消防意識并沒有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考慮房屋裝修、改造,購置電器時忽視了消防安全問題,由此帶來了先天性的火災隱患;
4、集廠房、倉庫、住宿為一體的“三合一”廠房依然在社區內普遍存在,缺乏火災防范意識的外來人員租用社區房屋也導致了火災隱患增多。
5、有的社區無消防車通道,或者通道被占用、被堵塞,且整改困難,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將造成火燒連營,后患無窮。有的社區廠礦企業多,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多,消防配套設施薄弱,火災危險性大。
6、社區面廣情況復雜,社區居民想方設法鉆空子,導致有的場所失控漏管,甚至連公眾聚集場所也不向當地公安消防機構申報審核、驗收和開業前的檢查,導致“先天性”火災隱患留下。
7、歷史遺留問題多,火災隱患突出。有的社區屬老城區,平面布局混亂,防火間距達不到要求,房屋簡陋,木結構房屋多,建筑物耐火等級低,部份住房擁擠,樓道狹窄且堆放大量雜物,用火用電極不規范,甚至亂拉亂接電源線路尤其突出,火災隱患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