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類問題的增多和處置不力、不到位誘發信訪事項。當前,經濟社會生活中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熱點問題逐年增多,絕大多數信訪問題是由于涉及到信訪群眾切身利益,但由于種種因素,實際解決的程度與群眾的期望值還有一定的差距,或一次解決不到位,又不向群眾認真解釋、做過細的思想工作,從而導致群眾情緒激化和心理失衡。
2、信訪問題是消防工作社會化進程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一是隨著經濟利益關系的調整,人民群眾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關注和注意維護自身的各種利益;二是社會單位和群眾對消防工作的關注度逐年上升;三是群眾的法制意識、政策觀念普遍增強;四是社會信息化程度和警務、黨務公開力度越來越高。
3、信訪處置過程中存在問題。一是信訪舉報渠道不暢。雖然各級均設置了舉報電話、信箱等便于群眾舉報投訴,但因宣傳不足、重視不夠、力量不足和種類繁多等原因,至使舉報信箱、電話并沒有真正發揮作用。二是信訪辦理不及時。在信訪調查信訪問題時,調查不細致、不耐心,有的認為群眾有意刁難,對應解決或可以解決的問題沒有給予解決。三是信訪辦理質量不高。處理信訪事項過程中辦理質量不高,處理不到位或處理后沒有及時反饋,信訪人不滿意,導致矛盾問題上移。四是上級受理的一些基層信訪問題按程序轉到基層辦理后,有的調查處理信訪問題時,不是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而是以“報結”為前提,在文字材料上動腦筋、做文章,使得群眾的需求沒有得到真正解決。
4、信訪群眾的心理多樣化。部分群眾思想觀念難以適應形勢發展,心理承受能力較低,心態失衡,因消防執法延伸至消防部門;部分群眾存在認識誤區,對基層大隊不信任,認為只有上面的領導才會公正、公平,只有以上壓下能盡快解決問題;部分群眾認為信訪“包治百病”,什么事都能解決;少數人抱著“不鬧不解決、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的心理,出現纏訪或越級上訪;有的上訪者多頭上訪,接待部門和接待領導之間缺少協調,答復不一,使上訪人員乘機鉆空子,抓住“把柄”,導致問題復雜化,形成上訪“釘子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