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消防宣傳培訓工作只是為了宣傳而宣傳,在很大程度上注重表面化、形式化,沒能在深度、力度和實際成效上下功夫,宣傳消防知識方面存在盲區。一方面,媒體對于典型案例、火災隱患、消防檢查的宣傳,缺乏注重那些帶有社會普遍性的問題和群眾比較關注的話題,往往宣傳無關痛癢。電視上經常播放的火災案例只是告訴人們火災發生的時間、地點等內容,至于發生火災的原因、損失,為什么造成人員傷亡等并無后續報道,宣傳報道有頭無尾讓人們看了一頭霧水。例如在大排查大整治活動中,開展消防檢查和專項治理,邀請新聞媒體曝光,宣傳如何組織、如何檢查,造成很大聲勢,而檢查發現的問題及其危害則很少披露。又如火災隱患的曝光,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宣傳過后,便無下文,至于隱患是否整改,群眾不得而知。另一方面,社會化消防宣傳不深入,不持久,力度不大。有的單位開展消防宣傳只是敷衍應付,遇有上級部署宣傳任務,隨便設立一個咨詢臺,掛上幾幅宣傳標語,印發一些宣傳資料,看似熱火朝天,其實影響甚微,成了形式主義;有的單位則純粹為了完成宣傳任務,突擊搞活動,象征性舉行一下儀式,領導到場講話發言,新聞單位拍拍照片、攝攝錄像,具體收到了什么樣的宣傳效果不得而知。
二、地域經濟差距影響消防宣傳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將消防宣傳工作的重心放在大中小城市,城市消防工作逐漸步入正規化、規范化、法制化軌道,成效比較明顯。然也正是由于消防宣傳工作這種“重城市、輕農村”的特點,導致農村民眾群體消防意識一直比較淡薄,消防工作也一直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隨著近年來農村一起起觸目驚心火災事故的增多,給農村消防工作敲響了警鐘,讓人痛心疾首之余,也讓人深思。這些火災事故大多數原本是可以避免的,然由于大多數農民消防觀念落后、意識淡薄、知識匱乏,進而導致農村高發的火災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