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娛樂場所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是安全出口數量少,疏散通道不暢。疏散門開啟方向錯誤、安全通道堵塞、被占用以及安全出口數量與寬度不足是此類場所普遍存在的最為嚴重、最為突出的問題,也是容易引起群死群傷火災事故的重要原因。部分經營者為了圖管理方便或防盜或防止一些消費者從中溜走,平時經營時都鎖閉安全出口,造成習慣性違章,一旦發生火災,必然嚴重影響人員的安全疏散。
二是可燃、易燃物品多,火災荷載大。大部分公共娛樂場所(如一些影劇院、禮堂)的屋頂建筑構件是木質結構或鋼結構,舞臺幕布和木地板是可燃的,觀眾廳天花和墻面為了滿足聲學設計音響效果,大多采用可燃材料。而一些歌舞廳、卡拉OK廳、夜總會等場所更是講究豪華氣派,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纖維織品等可燃材料,直接導致火災荷載大幅度增加。大多數公共娛樂場一般采用多種照明燈光和各類音響影視、電腦、空調等設備,而且數量多、功率大,經過長時間連續運轉,常常會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此外,有些燈具在持續工作后的表面溫度很高,一旦可燃物品靠近極易引起火災。
三是制度不健全,素質不高。有些場所并沒有按照規定建立用火用電、防火檢查、員工培訓、消防設施維修保養、火災隱患整改、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之經營者不重視消防安全管理,火災隱患整治不力,消防投入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不善,只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安全措施。還有部分單位從不對工作人員進行防火安全知識教育,員工在上崗前沒有經過消防安全培訓,沒有對防火安全疏散預案的進行演練,不具備安全防火知識和火場逃生方法,心理承受能力差,在火災發生時不能引導顧客逃生,缺乏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四是缺乏逃生常識,組織疏散不力。部分場所內的人員消防安全意識低下,對逃生常識懂得少得可憐。在日常檢查中,有的安全管理人員和員工甚至不知道安全門是干什么用的,遇到突發事件習慣隨大流,別人往哪跑,自己就往哪跑,爭先恐后,擠作一團,結果誰也出不去,容易造成擠傷、踐踏等傷亡事故。
二、公共娛樂場所火災的特點
一是燃燒猛烈,蔓延迅速。由于公共娛樂場所建筑空間大、跨度大、空氣流通快,加之內部裝修使用木板,纖維板等各種塑料制品和裝飾物,若發生火災時處理不當,火勢向四周迅速蔓延,易形成立體燃燒。
二是疏散困難,易造成人員傷亡。公共娛樂場所人員流動性、隨意性大,高峰期間人員密集,一旦發生火災,大量的濃煙和毒氣使未及時疏散的人員造成中毒,再加上人員擁擠,秩序混亂,更會相互踐踏造成人員傷亡。
三是損失大,影響大。公共娛樂場所服務功能多,大多數設有按摩、健足、餐飲、健身、錄像等服務項目并通霄營業,有的公共娛樂場所位于城市繁華地帶和交通要道,若發生火災,不及時控制火勢,可發展到高層建筑火災和大面積其它建筑火災,易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不良影響。
四是撲救困難,易延誤救援。公共娛樂場所發生火災,圍觀群眾多,易造成交通堵塞,影響消防人員的撲救;其次消防裝備不適應撲救的需要;第三可燃物多,火災負荷大,被困人員多,撲救難度大。
三、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的防范措施及對策
一是加大執法力度,嚴格查處違法行為。公安消防部門要加大對公共娛樂場所監督執法力度,對不符合消防管理法規和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公共娛樂場所,該停業的停業,該整頓的就進行整頓。采取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發現隱患要限期整改,對久拖不改的要依法進行嚴肅處理。
二是明確主體責任,提高單位人員安全意識。法人代表為單位第一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當依照《消防法》相關規定履行消防安全職責,負責檢查和落實本單位防火措施、滅火預案的制定和演練以及建筑消防設施、消防通道、電源和火源管理。公安消防部門在查處重大火災安全隱患和追究火災事故責任時,要配合公安民警嚴肅追究法人代表和主要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三是組織人員培訓,培養“明白人”隊伍。單位人員要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消防教育和培訓,提高公共娛樂場所的自防自救能力。公共娛樂場所的業主在申請開業前檢查的同時,要組織對從業人員進行消防安全培訓,學習和掌握基本的防火滅火常識,定期開展自查,消除火災隱患,從業人員要做到“三懂、四會”。“三懂”即懂得本部門的火災危險性,懂得預防火災的措施,懂得自查整改一些的火災隱患;“四會”即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組織人員疏散,會撲救初起火災。
四是廣泛宣傳教育,共同維護消防安全環境。公安消防部門要充分利用“119”宣傳日和日常宣傳,用上街宣傳,播放消防錄象、錄音,到單位給員工上課等形式進行宣傳教育,使城鄉居民人人理解消防、懂得消防、自覺遵守有關規章制度,愛護消防設施,配合消防機構和派出所搞好消防工作。公共娛樂場所在單位內要設置消防警示語和疏散指示標記,時刻提醒顧客注意防火,保護好自身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同時,在場所顯眼位置設置疏散路線圖,幫助顧客在發生火災時能迅速離開危險地,并可插播相關消防錄象、錄音來教育顧客。之,公共娛樂場所在使用或者開業前,必須做到具備消防安全條件,依法向當地公安消防部門申報檢查,經消防安全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開業。在營業期間,公安消防部門要及時跟蹤檢查,提高單位安全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共同維護場所消防安全形勢的穩定。